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1/2页)

“连年征战,军民疲惫,不如固守。“
  
  就在蒋济无言以对的时候,尚书令陈群出列反驳了曹休的请战。
  
  曹休是曹氏的宗族武将,想的是怎么一雪前耻以武力灭掉刘备势力;陈群是世家大族当前的话事人,想的是怎么保证世家大族的利益不受损。
  
  打仗是需要钱粮人力的。
  
  以曹魏的制度,每次曹丕要征战,世家大族都是要出力的。
  
  毕竟。
  
  曹丕都给官拉拢了,世家大族不出力就说不过去了。
  
  这要是往日里,出点力也没啥。
  
  打赢了刘备孙权,曹魏的世家大族也能得到好处。
  
  可如今。
  
  曹魏连战连败。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在雪耻,而是在无脑找虐。
  
  故而。
  
  陈群只想凭借城池地利固守。
  
  只要守到刘备一方粮尽退兵,不败就是胜。
  
  面对陈群的反驳,曹休感觉权威受到了挑衅,顿感不悦:“尚书令此言差矣!连年征战是相互的,大魏军民疲惫,难道伪汉军民就不疲惫?为何伪汉就能征战,而大魏只能固守?莫非伪汉军民比大魏军民更不惧死?还是说,大魏的公卿,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竟连抚民都不如伪汉了?”
  
  曹丕眉头一蹙。
  
  曹休今日这是怎么了?
  
  攻击性这么强?
  
  陈群愣了愣。
  
  显然。
  
  陈群也没想到曹休今日的话竟然会说得如此难听!
  
  好歹我陈群也是颍川豪门士族,不比你曹氏差,难道曹氏称了帝就能将我颍川陈氏不当回事了?
  
  “曹将军,你这是在指责我辅政无方吗?”陈群也有了火气,你一个被擒的败军之将,有何颜面在我面前狂吠。
  
  曹休昂头挺胸:“我怎敢指责尚书令!可文武历来是分工明确的。我等武将负责打仗,尔等文官负责后勤。打哪里如何打何时打应由武将说了算,文官只需要保证粮道不绝就足够了。难道萧何还要教韩信怎么打仗吗?”
  
  好家伙!
  
  萧何韩信都出来了。
  
  若不是陈群涵养好,此刻都要喷人了。
  
  我自诩可以当萧何,你能当韩信?
  
  你要是有韩信的本事,我立马给你凑出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来。
  
  可你一个败军之将,哪来的勇气自比韩信?
  
  大殿群臣也纷纷有了争执。
  
  有附和曹休反驳陈群的,有附和陈群反驳曹休的,还有闲事儿不够乱将陈群曹休都反驳了的,彼此争论不休,听得曹丕极为头大。
  
  遥想曹操在时,谁敢如殿下一般吵得跟菜市场的小贩似的?
  
  终究还是曹丕的威望日渐不足,尤其是战事接连失败后,让曹丕无法震慑群臣,更无法不顾忌群臣的意见而一意孤行。
  
  无奈之下。
  
  曹丕只能“容朕深思,择日再议”。
  
  待得群臣离开。
  
  曹丕留下曹真曹休,对曹休的语气也多了责备之意:“文烈,你要请战便请战,何故去得罪尚书令等人,朕尚且要对众人敬重几分。”
  
  曹休今日的攻击欲望还没熄灭,此刻又只有曹丕曹真在,说话更是没了顾忌:“陛下,非是臣想要得罪尚书令等人,而是臣以为,如今的大魏逐渐有了主弱臣强的趋势,若是不加以遏制,曹氏恐步刘氏后尘。”
  
  东汉幼儿园前车之鉴在前,曹休这话顿时引起了曹丕的疑虑:“文烈,你如何有此判断?”
  
  曹休拿出了当初刘封的话术,整合而道:“如今,跟着先帝征战南北的老将或是逝去或是老迈,如乐进、张辽、张郃、徐晃、于禁等将,虽然勇烈如虎,但众将子嗣却无父辈的勇烈,难当大任。
  
  而曹氏和夏侯氏中,贪图安逸享乐者甚众,无法为陛下分忧解难。有本事的曹彰,如今又在临沮养寇自重;夏侯尚又为情所困,竟因一小妾而染病在床,能为陛下分忧者,惟有臣与子丹。
  
  宗族无人,爪牙无后,稍有不慎,陛下就会面临桓灵困局。”
  
  桓灵二帝,表面上看是昏庸无能,往本质上看其实是皇权跟臣权的博弈。
  
  虽然桓灵二帝的确有短视、享乐、用人不当等问题,但汉的衰亡不能完全归咎于皇帝个人。
  
  在东汉幼儿园中,桓灵二帝的手段相对不错了。
  
  然而长期以来外戚宦官把控朝政、士族离心、经济崩溃、土地兼并、流民遍野等等弊端积重难返,别说桓灵二帝了,少年版的李世民朱元璋来了也没办法自上而下的革弊,换个老年版的或许还有机会。
  
  曹休的剖析,让曹丕陷入了沉思。
  
  皇帝的威望不足会让臣子时常唱反调。
  
  曹丕下意识的想到了刘协,当年的刘协就是臣子供起来的傀儡,皇权名存实亡。
  
  【该死的刘备,怎么还不死!】
  
  曹丕不由暗骂。
  
  若按正常的轨迹,曹丕其实不会如此窘迫的。
  
  可现如今的曹丕,在任期间,丢了襄樊、南乡、宛城、石阳等荆州重要地区,又丢了潼关以西的雍凉大片地区,最近又将合肥给弄丢了。
  
  就连曹仁、曹休都被生擒过。
  
  曹操昔日积累的威望,在曹丕手中不断的消弭。
  
  而如今。
  
  刘备一方更是吞并了孙权,势力空前的强大。
  
  支持曹氏篡汉的世家大族们是不会将到手的利益吐出去的。
  
  想要保护到手的利益而曹氏又太无能,自然就得想办法夺权自己上了。
  
  这一点。
  
  曹丕是能看得明白的。
  
  以当前的情况来看,与其说是曹丕篡汉,不如说是世家大族们重新挑选了一个代言人。
  
  只不过。
  
  明白归明白。
  
  能看破本质的人不少,能改革弊制的方式却不多。
  
  曹丕绞尽脑汁的思考了许久,也寻不到有效的解决方式,目光瞥到了曹休那“笃信”的表情,曹丕不由又有了疑惑。
  
  【奇怪,观文烈表情,似乎成竹在胸,难道文烈有良策?】
  
  若说曹休有武略,曹丕是信的。
  
  可说曹休懂文韬,曹丕是不信的。
  
  曹休真要有这本事,曹丕早让曹休入朝殿制衡群臣了。
  
  只是曹休此刻的表情,就相当于一副“快来问我呀”的样儿。
  
  “文烈,你有何良策?”曹丕满足了曹休的愿望。
  
  曹休取出一份帛书,恭恭敬敬的递到曹丕手中,称:“臣观尚书令的九品中正制,虽能让世家大族为陛下所用,但弊端不少,稍有不慎就会令前汉旧事再度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