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217章 曹丕中计,曹休献阉版科举(求票) (第2/2页)

故而苦思冥想数月,终于思得一策:可在九品中正制外,增设恩科取士。即陛下亲自下诏,以当下局势为题,考校时务策论,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考者不限制品级,即便是平民也可应试。
  
  若有人反对,则假托先帝都曾为了应变而唯才是举,提拔有能力为国征战之人。
  
  如此,定能为陛下选出良才为国家征战。这些良才受陛下恩遇,就是陛下的门生。”
  
  帛书是曹休抄录的。
  
  其中过于“激进”的部分被曹休放弃了。
  
  倒不是曹休想放弃,而是曹休知道即便不放弃也不顶用,反而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噬。
  
  相反。
  
  更改后的“科举”,并不影响原有的九品中正制,假托恩科的方式,走一个偏门。
  
  更像是曹丕想提拔一些亲信为己所用。
  
  愿意走恩科这门路的。
  
  世家大族瞧不上,中小士族及寒门士子绝对不会错过这机会。
  
  曹丕越看越心惊:“文烈,这真是你想出来的?”
  
  曹休面不红耳不赤,张口即来:“自然是臣想出来的!”
  
  一旁的曹真听得迷糊,遂近前请看帛书。
  
  待看了帛书内容后,曹真也是一脸的惊骇:“不曾想文烈竟有如此本事!能想出为陛下挑取贤士的策略,不愧为曹家千里驹也。”
  
  看到曹丕曹真接连震惊,曹休更是得意。
  
  曹休自然是不会承认这帛书的内容大半是刘封所撰,只要改动了一小部分,那也是曹休所撰!
  
  不是百分百的抄袭,能叫抄袭吗?
  
  更何况。
  
  谁又会知道这内容不是曹休所撰?
  
  除了刘封能证明,谁能证明?
  
  就算刘封愿意证明,曹魏会有人信吗?
  
  若没人打擂抢版权,那就是曹休想出来的!
  
  “子丹,你认为文烈所献之策,可否施行?”曹丕看向曹真。
  
  曹真沉吟了片刻,道:“尚书令的九品中正,虽然弊端不少,但能为陛下拉拢安抚各郡士族。眼下局势动荡,骤然改变取士制度,臣以为太急了。
  
  不如改为《求将令》,就称‘伪汉屡屡犯境,陛下有意开恩科取士,名为武举,意在挑选善战勇士,为国征战,凡我大魏子民,不论尊卑贵贱皆可应试’。”
  
  意思虽然没变,但表现方式变了。
  
  其实就相当于是各玩各的,九品中正制的圈子不变,额外新增一个武举圈子。
  
  只要将军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那么曹魏的皇权就不会被削弱。
  
  单从这一点来看,曹真的想法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至于具体的实施上是否有变动,那就得靠时间来检验了。
  
  曹丕综合了曹休和曹真的意见,心中定下了增设武举的念头。
  
  “取士之事,容朕再思考。”
  
  曹丕没有立即同意这个方案,而是转头问向了当前的局势。
  
  “如今,刘封引江东兵马在淮南虎视眈眈,意在寿春;而刘禅又有亲征鲁阳的意图,朕虽然有意遣将与刘禅厮杀,奈何众公卿不肯。”
  
  曹休的提议,曹丕其实很心动的。
  
  毕竟。
  
  若是能击败刘禅,那么刘禅的威望就会与日俱降,军事上就只能依赖于刘备的养子刘封。
  
  功高盖主,兄弟猜疑,派系争权
  
  这些因素串联起来,影响是很大的。
  
  曹魏存在的问题,刘备阵营同样存在,只不过曹魏的世家大族更多,问题更严重罢了。
  
  权力当前,能争的是不会放弃的。
  
  这不关乎于能力强弱,当入了权力的圈子后,就已经身不由己了,你不争,有的是人争。
  
  只不过。
  
  陈群等人的反对,曹丕又不能不考虑。
  
  一意孤行的后果,以曹丕目前的威望而言,是承受不起的。
  
  当威望与日俱减后,世家大族能卖掉刘协,同样也能卖掉曹丕。
  
  曹休的态度一如之前。
  
  “陛下,刘禅不善军务,刘备关羽诸葛亮又都在长安,此次跟着刘禅的也就张飞黄忠赵云等将,虽有武勇但缺少智略。
  
  只要善用谋略,就足以击败刘禅。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很难再让刘封刘禅兄弟猜疑生乱了。”
  
  曹真的想法则是更稳妥:“话虽如此,但尚书令等人所言也是事实,臣以为,不如将平原王调往鲁阳。
  
  既可让平原王重塑军威,又可堵尚书令等人的嘴。毕竟尚书令等人可是一心想让平原王当太子的。
  
  届时平原王想战,尚书令等人岂会不帮?”
  
  上回曹叡丢了长安,曹丕顺势就将册封曹叡为太子的事不了了之了,只让曹叡反省。
  
  陈群等人也没辙,毕竟曹叡的的确确丢了长安,曹丕没心情补办礼仪也是正常。
  
  没问罪就不错了!
  
  而如今,曹真提议让曹叡去鲁阳,只要曹叡能证明比刘禅厉害,那这太子之位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了。
  
  “子丹此言甚妙。”曹休抚掌而赞:“平原王去了鲁阳,尚书令等人必不敢推诿,反而会尽可能的支持平原王;而陛下也再暗中派人助力平原王,定可让那刘禅有来无回!一举双得,妙啊!”
  
  虽因赐死甄宓而对曹叡心有疑虑,但曹丕也不得不承认,当前继承大魏的最佳人选,目前只有曹叡!
  
  也只有曹叡,才能让陈群等人不再反驳增兵鲁阳与刘禅一较高低。
  
  思考良久。
  
  曹丕有了决定:“既如此,明日大殿议事时,子丹可提出此议。”
  
  待得曹真曹休离开后。
  
  曹丕再次拿起了曹休所献帛书,细细琢磨。
  
  当了皇帝还不能一言而决,这让曹丕很不舒坦。
  
  当皇帝越久,曹丕越共情刘协。
  
  皇帝不好当啊!
  
  【朕若能一统天下,定要施行此制。】
  
  曹丕叹了口气,将帛书藏好。
  
  眼下,还不是施行改制的时机。
  
  翌日。
  
  朝殿上的商讨异常的顺利。
  
  当曹真提出让曹叡镇守鲁阳时,陈群等人果然如预期一般没再反驳。
  
  曹叡没能在长安立威,导致太子之位被搁置;若能再在鲁阳立威,太子之位就稳了。
  
  若曹叡连刘禅都对付不了,那也就没脸当太子了。(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