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司马懿中计分兵,刘封登场(求票) (第2/2页)
因此司马懿并不急着去拦截关平关兴。
又过了几日。
江陵最新的情报在曹魏细作的努力下也终于传到了司马懿手中。
看着情报上刘封公然拒绝了助刘禅更是在江陵城摆烂,不是游山玩水就是收买人心,司马懿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刘封这兵子,是想要当权臣啊!”司马师冷笑不已:“可惜终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子。刘禅乃是刘备的亲儿子,又岂会让刘封一介养子擅权?刘封过于张狂了。”
司马懿不屑一笑:“昔日的韩信,功盖当世,更曾向汉高祖索要假齐王,结果却死于妇人之手,太张狂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阿父,我们要分兵去追关平关兴二人吗?”司马师跃跃欲试。
司马懿不假思索:“如今平春危机已经解除,有于禁留在平春足以固守。平原王在鲁阳,我父子不能不去。
你且引先锋前往鲁阳,一路跟着关平关兴,不要跟得太紧,避免反受伏击。”
随后。
司马懿又入城来见于禁。
对于司马懿引兵去鲁阳助阵、于禁留守平春的应对,于禁也表示认可:“抚军将军但去无妨,平春有我在,可保无虞。只是见了平原王,还请抚军将军能替我向平原王问好。”
于禁也不傻,既然要配合司马懿的应对,那么功劳是得分享的。
当即。
司马懿抽调了城内外大半精锐,以司马师为先锋,往鲁阳而走。
于禁则引了剩下的三千余人留守平春。
而在司马懿前脚离开,虞翻后脚又来到了平春城下,求见于禁。
于禁本不想见虞翻,又听得虞翻自称有机密事相告,只能再次让虞翻入城。
“虞翻,你的诡计早已经被识破了,还来作甚?”于禁的语气极为不友善,右手也抚摸着刀柄。
虞翻却是直言而道:“如今石阳空虚,于将军何不直接与司马懿攻打石阳,为何反要同意司马懿分兵去鲁阳助阵?如此一来,岂不是陷于将军于危险之地?”
于禁蹙眉:“虞翻,这是我军中机密,你如此直接,就不怕我一刀砍了你吗?”
虞翻笑道:“于将军误会了,我并非是要刺探于将军的机密事,而是担心于将军被人算计。”
“你的意思,司马抚军是在算计我?虞翻,看来你真的是嫌命长了,不要以为你曾施恩于我,我就不会杀你。你也不打听打听,昌豨是怎么死的。”于禁的刀一半都已出鞘。
虞翻不以为惧:“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曹操尚在且昌豨又屡屡反叛而置于将军这个好友的利益于不顾,于将军要维护军律和自身利益,杀了昌豨并无不妥。
可如今,我是在为于将军的利益而着想,于将军杀了我,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不如且听我几言,再作决断如何?”
见于禁将刀又退回了鞘中。
虞翻又道:“诚然,由司马懿引兵去鲁阳助阵,也能牵制关平关兴二人。
可这去鲁阳的是司马懿不是于将军,即便司马懿愿意分享功劳,于将军也分不了多少。
司马懿立了功劳后就可以返回洛阳了,今后也必受曹叡器重;而于将军你,就有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平春,直到卒于任上。
看着是个前将军,实际上却只是个被流放在平春的外将,根本入不了核心。
今后于将军在平春有个失误,洛阳的家眷还会因此而获罪。
可若采纳我先前的提议,牵制关平关兴的大功就是于将军的,而非司马懿的。
我是真为于将军感到不平啊!”
于禁沉默。
虞翻“句句真言”,直接说到了于禁的心坎上。
虽然同样是牵制,但在鲁阳牵制还是在平春牵制,对于禁而言这是截然不同的。
只是如今司马懿已经离开,于禁想反悔也不成了。
“我已贵为前将军,何须再贪图些许小功?平春有我,谁又能破?虞翻,休得乱我军心!”于禁心中虽有悔意但嘴上却不服输。
虞翻见于禁的怒气消了,又近一步:“于将军,就不打算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于禁勃然变色,再次拔刀:“虞翻,你在找死吗?”
“于将军,你我都曾被俘,故而我以为,我能理解你,你也能理解我。”虞翻不仅无视了于禁的刀,更是一屁股坐在于禁的席上,自顾自的斟水。
听到“被俘”两个字,于禁额头的青筋更是狰狞,强忍着要砍杀虞翻的冲动。
“我只是被俘,而你是降将!”于禁胸口起伏,语气也在“降将”二字上加重。
虞翻摇头:“于将军误会了,我也不是降将。是燕王看中了我的才能,故而向孙权索要。亦或者说,我其实都不能算被俘,只是孙权势穷后被当成了谈判的条件罢了。”
于禁更气:“那又如何?我是不可能降的!你也别打歪主意!”
虞翻笑道:“于将军的勇烈和忠诚,我是很钦佩的。只是于将军就不想给洛阳的儿子留条退路吗?
曹丕会倚重于将军的勇烈,可未必会善待于将军的儿子。
我也不是来劝于将军投降的,我只希望于将军能帮个小忙,就谎称石阳有兵马集结,骗司马懿回军。
等司马懿回军后,再合兵去打石阳,然后引关平关兴回军。
如此一来,我回江陵后跟燕王有交代,于将军也能得逞所愿。
今后于将军之子若是在洛阳待不下去了,尽管来找我,以我与于将军的交情,保他个平安还是没问题的。”
于禁呵呵:“军令岂能朝令夕改?虞翻,你觉得司马懿会听我的吗?更何况,谎报军情是什么后果,你难道比我更清楚?”
虞翻将水一饮而尽:“我可以在石阳虚张声势!绝对能以假乱真!只要我挂出燕王的旗号,司马懿必会惊惧而回。于将军又怎么可能是在谎报军情呢?”
于禁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虞翻,你回去吧。今日我就当你没来过。”
“于将军,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诸侯混战,打来打去也是一家人,就比如太子妃的生母还是夏侯氏的嫡女,我等也都得为自己留退路啊。”虞翻“苦口婆心”再劝。
于禁听得心烦,直接令亲卫将虞翻给轰出了平春城。
虞翻不仅不恼怒,反而还抓紧时间呼道:“于将军,为表诚意,我会先打出旗号!于将军可一定要抓住机会啊!这是互利!我绝无害你之意!”
待将虞翻轰出城,亲卫不解询问:“将军何不直接杀了虞翻?”
于禁摇头:“虞翻乃是刘封亲信,若杀虞翻,刘封必定恼怒而亲至。届时刘封与刘禅暂弃相争之心齐心攻伐,平原王在鲁阳又如何能挡?
岂可因一个虞翻而坏了平原王的大事?当务之急,是要助平原王当上太子,不可节外生枝。”
而出了城的虞翻,此刻却是一脸的笑意。
这次见于禁,是虞翻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趁着司马懿离开后于禁没人商议,故意去怂恿于禁,玩了一出灯下黑。
届时。
即便有细作探得石阳有大量旗号出现,于禁也不会怀疑到刘封头上。
兵法虚虚实实。
只要用得好,即便是真的也会被认为是假的。
“算算时间,殿下也快到石阳了,我也得去跟殿下汇合了。”虞翻扬鞭一甩,转身往石阳而走。
如虞翻预料。
两日后。
刘封出现在石阳。
与刘封一同出现的,还有刘封的旧部嫡系:方月、潘风、俞射、穆舜、岳举、杨兴等将,以及自新城郡悄然而来的飞军五部。
蜀汉内部虽然有不少青史留名的悍将,但大部分悍将并非刘封的嫡系,对刘封也称不上忠诚。
自然而然,立功的机会是轮不到他们的。
刘封要立奇功,基本上都是优先用嫡系将士。
利益就那么大,自然是谁更亲近就用谁了。
否则,培养出来的都反水不支持自己,那就白费劲了。
也正因为刘封对嫡系慷慨,嫡系将士的战斗力才会常年旺盛。
项羽为什么失败?
不是项羽麾下没有善战猛将,而是项羽舍不得分好处。
项羽就如同某些脑子有坑的老板一样,对老员工各种苛刻,宁可高薪聘请新来的也不肯给老员工涨工资。
刘封不同。
刘封舍得给自己人分好处,即便是资质太差扶不起来,刘封也会在其他方面重点照顾。
譬如将士的家眷,那都是照顾得妥妥当当的。
只要当头的足够慷慨,麾下的人会自发的去维护。
“报!”
“禀大将军,虞长史回来了!”
看着风尘仆仆归来的虞翻,刘封大笑出迎:“仲翔公一路辛苦。”
虞翻也笑道:“承蒙殿下挂念,司马懿已经引兵去了鲁阳,平春城只有三千兵马,殿下可放心攻打!”
随后。
虞翻又将两次入城的事,一一告知刘封。
倒不是虞翻要显摆,而是刘封知道得越详细,就越不容易出纰漏。
战事凶险。
奇袭更是凶险。
万一虞翻判断失误,那刘封奇袭平春就变成了司马懿于禁埋伏刘封了。
虽然以目前的局势推断,这个可能性极小,但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疏忽大意。
“幸有仲翔公二次入城,否则还真可能被看破端倪。”刘封不吝赞赏,又道:“兵贵神速,仲翔公一路劳累,可暂留石阳督运粮草辎重。孤要亲自前往平春见见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