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拼了命也要拽着这条大船走 (第2/2页)
但显然长途电话费在有些人那的确不值钱。
小蝶又给了弟弟一脚踹脸上,把让小聪摔了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的时候,难得放松的警卫员从后面小楼提了红色电话机出来:“有领导找您。”
其实能精准的打电话找到这里,是什么来由就很明确了:“你跑了好几家船厂,有什么感受?”
让卫东吃惊:“你什么时候也掺和造船厂的事。”
老方简洁明了:“招投局挂在交通部名下,我来就搞码头、集装箱,国集和国远的关系,你说我跟造船厂有没有关系?”
让卫东才哦:“他们找你怎么说?”
老方退休不退事:“船厂都在嗷嗷叫,你可能不知道,过去十来年整个造船业,包括世界造船业都因为苏伊士运河危机、两伊战争进入贸易下滑,船厂产能过剩,国际上都没单子,更别提国内这些厂,所以八二年八大机部全都改革成了相关部委,唯有六机部直接改成了船舶工业总公司,急得很。”
让卫东知道的汽车工业总公司,都只是隶属于一机部也就是八二改革的机械工业部下属,船舶单独拉出来公司化,那就是最迫切需求市场化。
“但看起来各厂没啥变化?”反正在让卫东能看到的范围,也就钟震华这么个相关的岸机厂爆发出了些生机。
其他的,就像现在让卫东坐在船厂边的山头,火不烧到脚背上,怎么可能有变化。
所有改制之类的政策,对基层都是换汤不换药,只关心上下班时间,有没有疗养院这些事。
老方也无奈:“没钱也没订单,好不容易民间出现了一些造船订单,也被民营公司抢走了。”
让卫东恍然,皖庆那家已经偷偷挂靠做外贸近十年,赚的这几年都投入到造船上,的确是利用了皖苏一带民营造船蓬勃兴起的条件。
物美价廉的在小船厂造了一二十万吨船舶。
没准儿啊……总之他得罪太多人了。
“我看了你叫老汪搞那个江州移山地产工程的把戏,可以的,招投银行就等于是投资担保,可以广泛吸纳HK及海外投资,也阻断了对海外投资资金的追溯,你的心思我明白,那么通过这个办法,招投局也可以顺势参与沪海深水港的投资,我们用较高的银行理财利率吸纳港商和海外资金,投资控股深水港,只要集装箱码头的收益跑过了这个利率,招投银行不就赚钱了?”
让卫东嘿嘿笑:“这就是合法的非法集资嘛,只是你我都看好集装箱码头是个必然会火热的项目,这集资就不是那种非法集资,用后面人的钱填前面人高利息的把戏,是正儿八经的金融资本生意,行,我正说不想在沪海深水港上顶太多个人名目,招投局来最好。”
现在他愈发觉得招投局是个筐,啥以前担心会牵扯到个人资产、姓什么的事情,都可以塞进招投局这个特殊的“民营”央企里。
其实这才是最顶级的“国资民营”。
老方也笑:“你在码头和集装箱不是顶的欧洲投资方股份么,他们还是留了百分之五的小股东,最近也在给我谈这个事,有点后悔想再投钱增加股份,因为从他们观测到的趋势来看,1974年到现在延续的这一波下行周期似乎结束了,有强劲的贸易增长势头,造船业有扩张产能迹象,我们能不能跟上这波国际热潮?”
让卫东心里嗷嗷叫,是的!
哪怕上辈子他从未参与过船运工作,作为网友都非常非常清楚,世纪之交前后肯定都是超级旺盛的国际船运局面。
所以他之前才敢下手码头,集装箱船,敢怂恿李半城等人下注岸桥机,敢鼓吹陈文亮造大船。
只是他不知道具体的节点在那。
反正要来。
“那当然一定要跟上,拼了命也要拽着这条大船走。”
老方笑得更慈祥些:“嗯,有人只看到眼前,也有人只看到自己行业那点,你接手招投局肯定还是有很多人看着的,结果你来就先挨着视察长江船舶工业公司旗下的几座船厂,肯定都分别给自己的上级汇报了。”
让卫东噗嗤:“我哪有视察,正好买了两条高速艇,没有船厂接待,这种水翼艇没法停泊没法检修,甚至都没法下水!”
别看才二十多米长,两百多吨的水翼艇必须得吊装入水,除了船厂,而且是大型船厂,都没这设备。
老方索性哈哈哈大笑:“所以说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我们把长江船舶工业公司给接过来呗。”
让卫东才啊?
你说得这么简单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