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打炮就算了 (第2/2页)
刚刚接盘长江船舶重工,让卫东才知道从江州到沪海,沿线有七座大型船舶厂,万吨船台都有十来座,年造船能力有四十万吨!
就沪海造船厂已经很大很牛逼了,比他小点,但同样都是地方大户的弟弟还有六个!
就说这个二级集团大不大吧。
随便一家,规模估计就碾压国集集团了,每家厂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年历史。
所以再听这个生产自行高炮的肯定是啼笑皆非:“你在沪海造车,我先透露点小消息给你,我可能要把沪海造船厂给接手了,造船造车我很有兴趣,造炮关我什么事,而且你都说了拿到装备许可,那就有了订单着什么急啊?”
在西山厂造炮队镜的老程,先震惊,沪海造船厂就在卢家嘴旁边巨大!
现在也要归并到一起?
好几秒才缓冲下来扭捏传达:“唉,这个局面我们82年不就体会过,我们的产品还一直在列装呢,库存都用不完,或者型号已经落后用不上能怎么办,他们这个……最后只拿到三十辆订单,作为培训和体系探索的用途,你看……”
让卫东没忍住嗤了声。
防空高炮这种事他肯定没有发言权,更不敢随便乱发表意见。
但作为二三十年后的男性网友,肯定都能轻易知道,未来……甚至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战争,军事飞机已经不适用高炮打了,人家都是隔着一两百公里,远远的摁下按钮发射导弹炸你。
甚至这种装了雷达的自行高炮,可能反而会因为雷达波被当成精准目标给优先打击。
对这种问世即过时的装备,还是之前让卫东给伍曦吐槽那个监控指挥车类似,看似很努力的改进了,其实这种想当然的拼凑敲打小聪明,而不是基于整个大规模科研体系的严谨科学态度,更没有商业化的广泛实用性。
真的没啥用。
“可我给他们说也没啥用,既然是履带车底盘,我建议他们做挖掘机之类的工程机械,要不起码给你们做汽车零配件也行啊,一万三千人……天哪,平汽不就一万二,最后能并进合资产线的就四千,这特么是巨坑啊。”
去平汽当了一年多厂长的老程当然清楚:“对,我就不用担心你会陷入这种有巨大包袱的老企业里,但来都来了,西山厂、平汽,包括现在的道奇厂都走上了振兴之路,尽量带动下,部里的意思是你拿主意,可以分拆成军品和民品两部分,你把能带动的打包到民品,依旧是西山厂那个模式,企业是国资,但销售是你来带领民营。”
这其实就是个折中的国资民营,但掌握了销售权的民营管理者其实很容易把财富都移植到私人名下。
只是西山厂的深厚情谊,众多电子三线厂的电脑战略才拖住了让卫东没变成无情的资本家。
现在只能叹口气:“行吧,明天先谈谈,我不担保会接这个烂摊子,因为规模越大……对,你那边开始物色抽调人手,分厂厂长,起码是熟悉机械、钢铁这方面能挑担子的人手,给我输送点,船厂这边肯定能用上。”
老程说好,又提出来个新办法:“为什么不把别处的人朝我们这些厂里输送交换呢,你现在的特点就是规模巨大,其实靠的就是基建团和西山厂、平汽厂,以及大学生一茬茬的交替组成骨架,那个鹏圳的桂总之前提的销售人员轮换办法很好,我们这些厂里面的中层管理人员也可以轮换,用先进带动后进,用现代化带动手工化,我不就是这么改变的?”
他最早在西山厂,忙起来都带头下车间动手。
等到去了平汽做厂长,自然开始半接触切诺基那套现代汽车工业的做法,一两年后再接手全盘现代化,甚至还不算最先进的道奇全产业链,就已经能够适应了。
让卫东也顿时恍然大悟。
这种从基层到管理,对现代工业适应的过程才是最难的。
他不想接手这种一万多人的老厂,原因主要就在这。
举个现在各公司最爱调侃的经典案例,就是全国分公司都在搞的酒店,百分之九十的酒店服务员现在都从不敲门,甭管收拾房间、查房、清理物品,都是二话不说直接开门!
当然顾客也不投诉。
何月梅他们在全国各地改造这种意识上的差距,才艰难极了。
但让卫东恰恰现在有足够多的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