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 赵赫献捷,海军已成! (第2/2页)
“以前只是听说过鲸鱼,还真没见过。乖乖,这鲸鱼太大了!怕不是有几万斤!”
“嘿嘿,何止是几万斤啊!我听山东的亲戚说,那条鲸鱼被分割称过重量的,足足十万七千四百六十八斤零三两!”
“这么多?岂不是够两三百人吃上一年的?”
“可不是吗?以后到了灾荒年,光是咱们的海军补鲸,都能解决不少粮食问题。我可是听说了,光是今年,在山东已经发卖了四五十条鲸鱼了,只是这头鲸鱼够大,才特意拿它的鱼骨来,给王上献礼!”
“海军这么厉害?我还以为只捕到了一头鲸鱼呢!现在看来,他们捕鲸简直是手拿把攥的。嘶~~”
那人说到这里,忽然倒吸了一口冷气,道:“李白不是有句诗吗?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现在王上没有倚天剑,却有海军正红旗,捕鲸鱼跟玩儿似的。那要是打起宋国的水师来,岂不是手到擒来?”
“你才想到啊!王上灭宋,最重要的就是长江天险,也就是两国的水师之战。现在海军正红旗如此威风,看来灭宋的日子不远了,哈哈!”
自从赵构执行秦桧的策略,“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以来,北方汉人早就对宋国朝廷完全没有了半分感情。
王上有灭宋之意,大家都乐见其成。
只是宋国水师强大,大家有些担心,八旗军陆地无敌,水上未必能行。
如今见了这庞大的鲸鱼鱼骨,连这点担忧都完全烟消云散。
当然了,相比只能过过眼瘾的鱼骨,后面的大车更让大家欢迎!
“接着,尝尝用了南洋鸟粪做肥料的梨子!”
“都别抢!都别抢啊!这个大苹果,谁接着就是谁的!”
“告诉你们,用了鸟粪的水果,不但产量高,而且比之前更加甘甜!大家都尝尝!”
……
车队早就得了赵朔的旨意,随着他们的不断前进,将大车上的瓜果梨苹果扔入百姓中。
自然有排列道路的两侧的军士们维持着秩序,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这些水果当然非常甜了,因为南洋鸟粪中不但还有大量的氮肥,还有足够的钾肥,让水果不但产量更高,而且甜度上升了足足三成。
“真甜,确实比咱们本地产的梨子甜得多!以后南洋鸟粪越运越多,我们就经常能吃到如此香甜的梨子了,感谢王上的恩德!”
“是啊!我听说,王上的大船一船就能运百万斤的鸟粪,算下来运费便宜得不得了。恐怕河流附近,都能用上南洋的鸟粪,自然好吃的水果会越来越多。”
旁边忽然有一人插话道:“你们俩的见识,也太过短浅了吧?一些好吃的水果算什么?这南洋鸟粪最大的功用,还是作为肥料,让粮食增产。我表兄的老丈人,是绵曼县令。他看朝廷邸报上说,用了南洋鸟粪的田地,至少比没用南洋鸟粪的田增加了五成!是至少五成啊,好的能增产足足一倍!”
“这么多?那运回来的一船船鸟粪,就都是粮食啊!”
“天啊!如果田地普遍增长五成,能多出积储来?恐怕,以后天下再无饥馑了!”
增产五成,那可不是意味着积储增加五成,而是至少翻倍的增长!
积储上几年后,百姓们哪怕遇上两三年的大灾,都能轻松渡过。更何况,还有朝廷的赈济呢?
他们议论纷纷,想到以后再也没有饥馑之忧的日子,眼睛简直能放出光来。
“天下再无饥馑么……如此煌煌盛世,不出来做一番事业,实在是可惜了啊!”
人群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听了这番议论之后,暗暗下定了决心。
他姓文,名仪,号革斋,南方宋国的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他会在明年和曾氏成亲,并且于两年后有一个儿子,起名云孙。
这个文云孙后来高中状元,改名“文天祥”。
当然了,文仪不知道自己日后的儿子如此牛逼。
他这次来中都,也不是参加赵朔的科举。而是其人虽然没有丝毫入仕之念,却酷爱读书。
听说赵赫将波斯珍贵典籍运到了中都,赵朔有旨,存于国家图书馆,任华夏百姓研读,只是不许抄写,并且带出馆外。
文仪这才来到了中都,打算看看华夏以外的经典。
赵朔如何开疆拓土,文仪并不动心。赵赫如何英武,赵朔后继有人,文仪也没有动心。
不过,这南洋鸟粪的神奇功效,让天下再无饥馑成为可能,文仪真的动心了。
他意识到,一个远和之前朝代不同的伟大时代,即将到来。如果他不能参与其中,简直是辜负此生。
……
……
三日后,皇宫,大安殿。
“嗯?孟之缙没有报名?”赵朔向辛褎看来。
孟之缙是孟珙的次子,今年十四岁,自幼就有神童之名。根据黑冰台的情报,他带着几个从人,来到了中都。
赵朔本来以为,孟珙有投降之意,想让儿子来参加科举呢。没想到,也许孟之缙只是来中都长长见识,没有参加科举的报名。
辛褎道:“要不要留下他?”
“不必了。”赵朔摇头道:“孟珙如果因为儿子的性命,改变立场,也就不值得我如此看重了。”
辛褎见赵朔情绪不高,道:“虽然孟之缙没有报名,但是宋国有一个神童报名了,此人姓文名仪,是庐陵人。”
文仪?庐陵人?
莫非是文天祥的父亲?
赵朔只知道文天祥是庐陵人,他的父亲叫什么就不甚了了了
但是,文仪既然是庐陵人,又姓文,还有神童之名,几个因素加起来,就很可能是文天祥的父亲了。
刀枪无眼,如果文天祥的父亲死在战火中,那自然也就没有以后的文天祥,太过可惜了。
没想到,他竟然主动北上,报名了科举。
当初赵朔虽然决定伐宋,也公告天下了。但是,水师还没准备好,一直调兵遣将,积蓄力量,引而不发。
如今,海军已经训练成形,连文仪都主动参加了赵朔的科举考试。
这场灭宋之战,真是万事齐备,只待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