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假如当日身便死 (第1/2页)
汉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戴皋同样指挥着万余池州大军陆续归营。
虞允文没有管已经失魂落魄,颓丧至极的张浚,而是与陆游一起缓步走出了府衙,来到下蔡城的城墙上。
刘淮与虞允文定下的只是大略,具体的势力范围还得再细细交谈。
但这都是后话了。
随着汉军离开,这场由去年关西大战而仓促引发的全面战争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真的是暂时。
因为谁也不知道战争是不是在秋后就会立即重新开始。
虞允文笼着手看着城外乱糟糟的军营,微微摇头:“陆相公,接下来河北山东就只能靠你了。”
陆游消瘦了许多,自从连手刃纥石烈良弼的愿望都没有被满足之后,他就一直处于沉默状态。
此时听闻此言,他只是摇头苦笑:“虞相公将我的能力想的太高了,山东河北两地都是被刘大郎攻略下来的,我只有一个河北两路经略使的名头,又如何与他相争?”
虞允文却直接摇头:“不是要你们相争,而是通过做事,从而聚拢人心,让河北归心,最终将刘大郎再拉回来。”
陆游转头,表情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虞相公,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打着让刘大郎臣服大宋的主意吗?”
虞允文摊手以对:“所谓事在人为,总该将所有的路都试试的。
对付刘大郎这种锋锐为天下冠之人,要么直接杀,要么就以怀柔之策,配上一些形势上的胁迫,迫使对方暂时不能直接来攻。
只要消磨十几年,哪怕刘大郎再有志气,那些已经安享富贵多年之人,又哪里能再舍生忘死?”
陆游立即想到了辽、金两国,乃至于宋国本身。
这几个国家都在建国之初征讨南北,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不过十几年,开国之兵堕落之后,就只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根本没有开拓之心了。
天下碎成这副模样,不得不说乃是各方势力一同沉沦的结果。
汉军这个军政团体又如何能例外呢?
想到此处,陆游缓缓问道:“虞相公,今日这番局面,让飞虎甲骑长途直入,也是虞相公所设的局吗?是想以此看看,刘大郎在绝对优势之时,会不会放过金国,立即向大宋发难吗?”
虞允文摇头苦笑:“我乃是大宋宰执,手握两淮重兵,哪里能这么行险呢?”
虞允文胖胖的脸上此时已经遍布寒霜:“我早就知道张相公、邵宏渊那群人的小动作,却没有阻止,是真的想看看他们能做到何种程度的。
若是真的临阵将刘大郎斩杀,或者擒拿送到临安,我也是无话可说的。”
陆游脸颊抽动了几下,拂袖愤怒言道:“那北伐大业又该如何?”
虞允文沉默片刻,方才在惨白的日光中说道:“刚刚刘大郎说的一句话深得我心,所谓没有北伐军将立足的太平盛世不算太平盛世。
老夫也要说,没有大宋为主的北伐,终究也不算北伐。”
陆游直接被气笑了,却懒得在私下作口舌之争,只是面露讥讽之色:“可惜没有打赢,哪怕在刘大郎兵力最少的时候,也没有打赢。”
虞允文喟然出声:“这就是大宋所有事端的根源了,任我千般谋划,万种思量,战场上打不赢,一切都是空的。”
这句话如果让纥石烈良弼听到,一定会有知己之感。
暴力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根本逻辑,拥有暴力,擅于使用暴力之人就是天然而然的最高领袖。
没有只认秦王教,不认圣人令的关中府兵,李世民凭什么让老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剁了两个兄弟?
没有十万禁军在陈桥奉上的黄袍,赵匡胤凭什么让柴家的孤儿寡母让出皇位?
现在天下之中,还有谁能比刘淮的兵马更为强盛?还有谁比他更擅于使用暴力?
陆游闻言扶住了女墙,望着城外的烟尘说道:“终究还是得训练兵马的,就算……就算最终乃是与刘大郎决裂,到底还得是用武力来说话。”
虞允文同样点头以对,随即看向陆游,肃然说道:“陆相公,此番你去河北,任重而道远。我不作任何指派,一切由你随心,若有朝一日,果真是事不可为,也当速速回到大宋。
此次大战我军虽然没在淮北占上便宜,却也全据南阳,局面已经打开。
按照诸葛武侯的说法,在歇息两年之后,趁着河北大战再起的机会,以重兵发于宛洛,关中,则天下可定!”
陆游听着虞允文所描述的愿景,自然知道对方是想要趁着汉军发动北伐,进攻东金之时,双方各自腾不出手来的机会,一鼓作气将西金掐死。
虽然这套计划很好,但陆游却是莫名想起石琚之前的言语。
虞允文算半个武侯,却失之于取巧。
陆游也算半个武侯,却失之于不为主。
如今陆游能不能作主,或者作主之后究竟有什么效果,他是不知道的。
但是虞允文看起来是想要取巧到底了。
然而望着虞允文花白的头发,陆游却到底没有劝说出口。
虞允文今年已经五十有五,已经算是老人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说的倒好,且不说到时候还有没有北伐时机,也不论虞允文身体如何,难道到时候让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率军北伐吗?
真当人人都是老乌龟司马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