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假如当日身便死 (第2/2页)
也因此,虞允文必定是要取巧到底的。
陆游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此时的主战派中,除了指望虞允文还能指望谁呢?
陈俊卿、王十朋?
还是已经老到快要死掉的糊涂蛋张浚?
陆游勉强将思绪收拢了一番,对虞允文正色说道:“刘大郎说了,他要取河南以自肥,也不放心将淮北数州交给大宋,担心以大宋的横征暴敛再次将河南逼反。
另外,刘大郎也得想办法安抚归附他的河南豪强。最多能让出西边的蔡州,这是他的底线。”
虞允文想了想,摇头说道:“再加个下蔡城,否则我无法安抚朝中舆论。”
陆游点头以对,随后又说道:“刘大郎还说了,大宋派遣来的官吏他依旧欢迎,只不过任职地方只能在河北,而且他得有专断之权。”
虞允文闻言气笑了:“怎么,刘大郎不是看不上大宋吗?为何还想要大宋的人才?难道就这般有恃无恐吗?”
陆游闻言立即就有些无奈了。
宋国如果指望他能在河北做出一番局面来,又怎么可能一个人都不派呢?
否则陆游又能依仗何人?
可若是派了,又如何不被裹挟进北伐大业之中,从而为了北伐尽心竭力,并对刘淮产生认同?
张孝祥与朱熹那伙子人都是明证。
尤其是朱熹,除了捣鼓他那格物论以外,还在大肆宣扬绝统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如今天下分裂,没有任何一方是正统。
他想要干什么?
为来日一统天下的英雄作铺垫吗?
虞允文仿佛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两难,叹了口气说道:“那就这样吧,我挑选一些积年老吏,在江南有根底之人发往河北,再找上几名得用的将领,一齐发过去,但愿不要再出什么乱子了。”
陆游同样喟然:“怎么可能不出乱子呢?魏公殒了,我都不知道会在山东内部引起多大风波。
回到河北之后,人人以我为仇雠,想要杀我为后快,也不是不可能。”
虞允文嗤笑以对:“陆相公,莫要说这种笑话,你与魏公一般,乃是北伐军的元老功臣,威望卓著。
否则我又如何会同意你去当河北经略使?刘大郎又为何将此事作为最大诚意?”
两人几番言语之间,已经将此番北伐的战果分配清楚,剩下的细枝末节,不是不能讨论,而是光靠一张嘴说不清楚,非得互相用兵马试探,再见一番血才能论清楚。
就在气氛稍稍缓和之时,两人却见李显忠快步而来,表情是少见的慌张。
“虞相公,陆相公……张相公……张相公病倒了。”
“什么?!”
无论虞允文还是陆游都惊讶异常,随后心中则是升起了骇然的情绪。
这厮在两个时辰之前来活蹦乱跳,异常精神,颇有夺权之后的爽快感,怎么就这么片刻工夫就病倒了?
难不成刘淮这一顿骂如此管用?
两人匆忙下城,驱马来到了府衙,越过依旧狼藉的大堂,来到了后院主屋后,发现数名郎中已经被请来,正在交头接耳,其中有两人还在暗自摇头。
虞允文急道:“情况究竟如何了?”
一名年长一些的郎中被推举出来,拱手说道:“张相公的疾病,乃是寿数到了,非药石可医。老朽……老朽也无能为力啊。”
虞允文带着陆游与李显忠,三人一起进入了后堂。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一个面如金纸,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的张浚。
说实话,在见到张浚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个人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完成了从精神矍铄到形容枯槁的转变。
而张浚此时的眼神已经明显混沌起来,他见到虞允文与陆游之后,眼睛方才微微睁大了一些,口中喃喃自语,眼睛中也流出眼泪来。
虞允文还以为张浚在交待一些事情,连忙凑了上去,将耳朵贴近之后,方才听到对方模糊的声音。
“元镇……鹏举……我,我对不住……”
“我……没保住……”
“以至今日……”
声音模模糊糊,而且颠三倒四,然而虞允文却已经大约能听明白。
他面色有些复杂的站直身体,看着赶来的官员将领以及各级属吏大声说道:“张相公钧旨,此战他已经心力交瘁,幸得天佑大宋,终归还是得胜了。
然则国事不可废,张相公让本相代为写遗奏,请陆相公为河北两路经略使,还望大宋接下来两年能休养生息,生聚教训,最终统一天下!”
众人看了看神态模糊的张浚,都不觉得对方会说出这番话来。
然而此等正经地方,若没有人立即正面反对,那么虞允文所说的言语就会成为张浚的遗奏,在众人见证之下送到朝中,到时候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可在此时此地,又有谁能阻挡虞允文想要做的事情呢?
再说了,谁又敢保证,张浚没有说这些话?
也因此,众人保持了沉默。
唯独虞允文走出房舍,亲自去取笔墨纸砚之时,望着天空惨白的日光,鼻子突兀一酸。
是啊。
若是当日保住了赵鼎与岳飞,如今又得是何等盛况?
自己哪里还用受刘淮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