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塞外风沙犹自寒(上) (第1/2页)
完颜襄乃是正经的女真贵人,属于完颜氏直系血脉。
在真正历史上,完颜襄从二十岁出头开始,就先是跟着完颜谋衍与仆散忠义打契丹人,后来又跟着纥石烈志宁打宋国,到了晚年还出兵镇压契丹叛乱,征讨已经起势的蒙兀诸部。
正因为完颜襄大战一场都没落下,而且表现英勇异常,因此,其人仕途一路高升,从地方官职一直升任到中央,最终成为了金国宰执。
但是在如今,因为山东的一头猛虎横压天下,所以完颜襄也只是在征讨契丹人的时候小露了一下身手,随后就是在北部边境苦熬。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最起码这厮到底躲过了大名府与淮北两场毁天灭地般的大败。
而侯安远差点没绷住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了。
完颜襄的左卫将军乃是军职尚且不提,淄州刺史中的淄州如今在山东东路,亳州防御使中的亳州如今在中原腹地。
如今都算是汉军的大本营了。
对于金国来说,无论是荣誉头衔还是实职都已经变成了名头上的东西,但是完颜襄的随从还是十分训练有素的喊出来了,足以见得平日里没少拿这俩名号来吹牛皮。
也不嫌害臊。
“萧将军,曹主事,你们二人在此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吗?”
完颜襄一边甩动着手中马鞭,一边有些玩味的看着萧曹二人:“果真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
萧平只是拱了拱手,就冷着脸默不作声了。
而曹万策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自然不可能给完颜襄甩脸色,连忙客客气气的将这一千金军迎进了黑水铺,并且将这支兵马安置在东侧的军营中。
曹万策知道萧平的过往,此时根本不敢让他带着契丹兵马与金军驻扎在一起,因此干脆将其安置在西侧的一片空地建立营寨。
虽然还是有一丝生乱的可能,但是曹万策的安全感已经极大提升,在酒宴上笑得后槽牙都能看见,更是连连对完颜襄歌功颂德,颇有将其奉承为天下第一伟人的状态。
对此完颜襄自然是颇为受用,当即就扔给了给曹万策十枚金锭子作为赏赐。
当日夜间,侯安远回到自家房舍后,又翻墙头绕过了两个混乱的街区,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棚屋中。
刘八与耶律陈家早就在这里等待了。
“……情况就是这样。”
侯安远说完之后,咕咚咚饮了一大瓢凉水,方才询问:“你们是怎么看的?”
耶律陈家挠着已经有毛刺长出的头皮,喃喃说道:“完颜襄这个人我知道,当日就是他跟着夹谷清臣冲得我军左翼,当真是勇不可当。
后来听说完颜襄就一直待在临潢府了,算是完颜宗浩的副手。”
刘八有些无语,瞥了耶律陈家一眼,直接呵斥:“这有什么可琢磨的?
这厮乃是宗室出身,恰在此时赶到临潢府,肯定是要跟蒙兀人说些算数的话。
说不得其人身上还带着金主圣旨呢!”
耶律陈家被抢白了一顿,却也没有恼怒之意,反而若有所思的说道:“一个是蒙兀大汗也速该的四弟,一个是完颜氏的近支宗室,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他们说话能算数,却也算不了数,这二人之间能达成何等协议?”
侯安远咳嗽了几声,将两人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后方才有些自得的说道:“我在卫学中学习政略时,曾听到大师傅说过一个有关宋金之间的故事。
哦,也就是宋金相约灭你们辽国的故事,你们听没听说过?”
两名契丹人都有些尴尬,却因为职位低微,倒也没听说过这番故事,只能一齐摇头。
侯安远有些得意的又灌下去一瓢水,方才将‘海上之盟’的故事说了一遍,最后得出了结论。
“这次金贼与蒙兀人肯定要有些大动作,而且是十分秘密的大动作,仅仅公之于众就能闹翻天的那种,所以方才派来如此位高之人,也因此方才有这么多的遮掩。”
两名契丹文盲纷纷点头,却又低头思索到底是要达成什么协议。
侯安远见状立即打断:“我此次来跟你们言语,不是为了让你们思量金贼与蒙兀要有什么勾当。
而是无论他们有什么勾当,咱们都要想办法破坏掉。”
刘八精神一振:“侯校尉,我知道你是个机敏的,可有什么办法?”
侯安远立即狞笑说道:“我只有个托底的办法,古代有个叫霍去病的名将说过,不入虎穴就套不着狼,说的就是此种情况。
到时候等着那什么答里台来的时候,所有人一起抄刀子,先将局面搞乱,然后让完颜襄与答里台这两个王八蛋一起入黄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