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塞外风沙犹自寒(上) (第2/2页)
若是这般金贼与蒙兀还能达成盟约,那我无话可说。”
侯安远的结论虽然正确,但是引用的典故则是乱七八糟,知识也都学杂了,偏偏两个契丹文盲也不是学识渊博之辈,也是被带偏到沟里,只觉得汉人历史文化果真博大精深,令人叹服。
片刻之后,耶律陈家还在犹豫,而刘八则是一拍大腿:“他娘的,就这么干了,咱们有一百多人,都是可以冲阵的骑兵,只要事先不漏消息,一定能出其不意,弄死这俩王八蛋!”
刘八既然已经表态,侯安远的目光就看向了耶律陈家。
这厮却目光躲闪,久久不敢应下。
“扎八,侯校尉,我这番北上,是为了救契丹儿郎的。
若是用了你们这般计策,在徐州挖矿的那几千儿郎可能会逃出生天,但是临潢府的契丹部族不就遭殃了吗?
我……我这是在害人还是在救人……我……”
耶律陈家言语诚恳,说到最后在两难之下竟然潸然泪下,到最后泣不成声。
侯安远有些无奈,却也只能解释:“陈家,强杀乃是最后的办法,若你有其余说法,现在就可以说出来让我听听。
比如你找到靠谱内应,能够下毒什么的,都可以。”
刘八则是直接起身,没好气的说道:“侯校尉乃是山东人,不知道蒙兀人的德行属实寻常,你一个生于临潢府,长于草原上之人犯什么糊涂?
侯校尉,你赶紧回去吧,别管这糊涂蛋,就依你所言,将强杀那两个王八蛋当成最后手段,你我都做些准备。”
虽然不明白刘八为何突然将耶律陈家骂了一顿,可侯安远也懒得计较,直接起身离去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罢了,所以侯安远将其抛之脑后,借着跟随在曹万策身边的机会,打探金国究竟要与蒙兀达成何等协议,顺带看看有没有弄死完颜襄的机会。
时间又过了五六日,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蒙兀人终于来了。
为了彰显军势,无论是完颜襄还是萧平,甚至曹万策所纠集的这不到一千兵马全都向北行进五里列阵,既是迎接,也是示威。
侯安远穿着铁裲裆,戴着一顶额头带箭孔的头盔,手持长矛肃立在曹万策身前,看着前方越来越大的烟尘,不由得低声说道:“大官人,情况不对啊,不是说蒙兀人只带着两千余兵马,外加商队来此吗?这烟尘恐怕不止五千人吧?”
曹万策虽然也察觉到了事情不对,却还是强撑着说道:“无妨,完颜将军与阿平都是宿将,他们既然没有动作,咱们也不要乱动。”
侯安远看了看左右几名袍泽,互相微微点头,提高了警戒,其中有两人干脆折身到队伍最后去牵马。
就在这时,有契丹骑兵从前方赶来,满脸愤怒,指着蒙兀人赶来的方向,对萧平与完颜襄大声嚷嚷了几句。
因为距离太远,侯安远根本听不清楚,却可以遥遥见到萧平与完颜襄两人皆是一愣,随后萧平与其身后的数名契丹亲卫则是愤怒的仰天大吼,而与此同时,完颜襄则是脸色沉郁。
萧平随后与完颜襄说了几句什么,两人争吵片刻,萧平干脆戴上了头盔,让亲卫吹起临战列阵的号角。
这就是契丹人要准备厮杀的架势了。
曹万策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已经慌乱不堪,而完颜襄却没有同样催动军队,而是带着几名亲卫直接拦住了已经奔出十余步的萧平。
两人竟是直接在马上厮打起来。
完颜襄的马上功夫还是很强悍的,不过片刻就将萧平的长兵打落,随后又呵斥对方,让其收拢契丹兵马,不准妄动。
就这么耽搁的工夫,蒙兀人已经近在眼前,然而最先涌入在场众人耳朵的,却不是马蹄声与呼喝声。
而是一片哭喊之声。
侯安远再也不能忍耐,直接站在了刚刚牵来的战马背上,手搭凉棚眺望。
却只见蒙兀马队之前,数不清的男女老幼哭嚎着被驱赶而来。
蒙兀马队之中长刀与长矛时不时起落,将掉队之人斩杀当场。
一名蒙兀大汉带着旗帜与几十名亲卫来到阵前,却看都没看完颜襄,遥遥对着曹万策大声喝道:“榷官,俺不止卖皮子,也卖奴隶,你要不要,哈哈哈哈哈!”
曹万策面如土色。
而站在马上的侯安远却是心中突兀想起了前几日夜间刘八呵斥耶律陈家的那些言语。
“山东人不知道蒙兀人的德行属实寻常,你一个生于临潢府,长于草原上之人犯什么糊涂?”
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