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文则,我们是来立功的,而他挡着兄弟们的前程了! (第1/2页)
入驻汶阳县后,朱苗即刻遣人将陈逸麾下的两名文士、用石灰保存的陈逸首级,连同所有物证一并押赴雒阳。
至于鲁国事务,在朝廷派来新任鲁国相之前,暂时由主簿华歆暂时行使鲁国相的职权,领一千军士及一千五百鲁国兵屯驻汶阳。
在朝廷精心擘画的战略规划里,汶阳是大军重要的后勤中枢,借助汶河之便利,源源不断地为征伐泰山郡的大军转运物资。
大军在汶阳安然休整了两日,正待大军一切准备就绪,士兵们精神抖擞,即将拔营出发之际,一名传令兵快马加鞭赶来,为众人带来了前线的战报。
仅两日,钜平县告破!
名义上是两日,真正用于攻城的时间不过一夜,且战报所记录的己方伤亡仅仅六十余人。
而钜平告破,首功当属平原相鲍信麾下的校尉于禁。
曹操奉太子诏令,派遣平原相鲍信率领两千兵马,从平原国南下支援朱苗。
而于禁又恰巧是钜平县人,麾下有四百余军士皆为钜平县乡党。
钜平县令乃是张举门客王政,虽跟随张举多年,其人却并无多少抵抗之心。
眼见朝廷平叛大军前锋便有五千之众,后续更有万余精锐压阵,而城内仅有五百不堪一击的郡国兵以及两千临时征募的青壮,王政顿时心生降意,并准备翌日遣使入汉军营中洽谈投降事宜。
却不料,城内有的是想要进部的人,当夜便有人悄悄出城拜见了城外的鲍信。
开玩笑,要找死你自己去,张角几十万人席卷九州的叛乱都被朝廷半年平定,你张举这三万人丢下去连个水花都蹦不响,也不给赏赐,哥几个凭什么跟着你造反?
原本钜平县人未曾归降,不过是担忧朝廷平叛军队入城后肆意劫掠以及事后问罪,他们急需一个明确的保证。
但见到鲍信这位泰山郡人,以及于禁这位钜平县乡党,来人眼中的忧虑顿时消散,积极配合鲍信和于禁制定的计划。
翌日白昼,鲍信与王政的使者就开城事宜展开了初步商谈,鲍信给出了无条件出城投降的要求,并且只是免了王政的死罪!
王政的使者闻言,脸色霎时间变得极为难看,但即便对鲍信开出的苛刻条件感到不满,却也不敢有丝毫冒犯。
毕竟鲍信敢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必然是有十足的底气与背后强大实力的支撑。
王政得到使者的回复后,坐在胡床上眉头紧锁,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心中颇为犹豫。
要他抛下一切,仅仅是换取活命机会,他自然是不太情愿的,故而还想继续与鲍信讨价还价一番。
谈判嘛,本就是有来有回的,如同市井商贩讨价还价一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流程。
然而他却不知,鲍信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通过谈判拿下钜平县。
平原兵大营中
于禁眉头轻蹙,神色犹豫,看着与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刘洪商议完今夜夺城事宜的鲍信,欲言又止,低下了头,却又数次抬头看向这位恩主,嘴唇微微开合,可始终难以开口。
鲍信见此情形,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前,道:“文则,你我皆为泰山郡乡党,我痴长你七岁,就算是你的兄长了,有什么不敢与为兄言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