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文则,我们是来立功的,而他挡着兄弟们的前程了! (第2/2页)
对于于禁这位颇具将才的年轻人,又兼同乡之谊,鲍信自然格外看重,否则也不会从好友曹操那里强行将其要来。
“使君,若是王政愿降,无非许他些许利好便能不费一兵一卒入城,岂不更好?”
于禁言罢便低下头,不敢与鲍信对视。
虽说鲍信让他直言不讳,但于禁面对这位平日里颇为照顾自己的上官,话语还是收敛了许多,没有平素里那般直来直去。
就在他想抬头看看鲍信是否面露怒容时,一只宽厚温暖的手轻轻拍在了他的肩膀上,耳边传来鲍信爽朗的笑声:“文则啊,你大可以直接说为兄卑鄙不仁的。”
于禁闻言登时一急,面露焦急之色,欲开口辩解,却被鲍信摆手制止。
“不必解释,卑鄙不仁是为兄的自我评价。”鲍信看着于禁眼中的焦急与眼底的淳朴,不禁嘴角上扬,露出怀念的笑容。
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也正是因为于禁的许多举动都与他年轻时像极了,他才如此关照于禁这位同乡。
“于公,王政此等小人,向日盘剥百姓,如今不战而降,于我大汉而言当真是好事吗?”
“于私,他若降了,城破之功便不在你我,而在王政率众归义。”
“文则,我们是来立功的,而他挡着兄弟们的前程了。”鲍信拍了拍于禁的肩膀,看着这位小老弟仿佛被颠覆了三观的迷茫模样,也不再言语。
小老弟或许具备卓越的领兵天赋,但政治上却似乎尚未开窍,那他这个兄长自然要好好开导一番,即便他如今尚不能理解亦无妨。
等他到了自己这个年纪,定然是会理解的,不……应该会比自己早更早理解,他当年可无人教导,与孟德一同于仕途之中蹉跎跌滚。
而于禁即便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也有他这个兄长在一旁帮扶。
此后二人未曾再言谈此事,而当夜,城内内应举火为号大开城门,策应鲍信率部入城。
于禁身披两重甲,左手持盾,右手操刀,亲率四百钜平乡党攻打县衙,并阵斩王政,己方阵亡不过十余人。
至于伤亡战报上的另外四十几人的伤亡,则是青州黄巾军旧部,违背军令劫掠百姓,被于禁令弓弩手就地射杀以正军法,同时震慑住动了些许小心思的东郡兵和山阳郡兵。
东郡太守桥瑁和山阳郡太守刘洪对此都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太子注重军纪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了。
况且太子愿意给郡国兵发放军饷与赏赐,这些郡国兵自然也就没有劫掠城池的理由。鲍信和于禁一个面子的。
再者说,众人于情于理也该卖鲍信和于禁一个面子。
鲍信和于禁皆是泰山郡人,钜平县更是于禁的老家,又是人家靠着乡党帮助里应外合夺下城池,战报上也提了他们二人一嘴,分润了他们一笔军功,无论如何都不该再行劫掠之事。
于禁向两位郡守俯身行了一礼,没有赘言,只是独自站在城头上,迎着春风和暖阳,看着被他亲手砍下又亲手悬挂在城门楼的王政首级,脑海中依旧回响着鲍信的那句话。
“我们是来立功的,他挡着兄弟们的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