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人总是要有点爱好的,太子爷的爱好就是撸老虎! (第2/2页)
下一秒,只听王承恩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皇爷,太子殿下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原本含笑的嘴角瞬间耷拉下来。
毕竟此时他们夫妻二人转情意绵绵,突然被人打断心中自然是不爽的!
不过崇祯也知道朱慈烺在这个时候来见他定是有要紧之事,于是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悦,缓缓站起身来,然后看向一旁的周皇后温柔地说道:
“你早些休息,朕等会儿就来陪你。”
那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风,生怕惊扰了眼前这宁静的氛围。
周皇后听到这话,自然也是轻轻点了点头。
可就在这时,王承恩突然再次开口说道:
“回陛下,太子爷还说了,让皇后娘娘也亲自过去一趟。”
什么?
这下子,就连一向端庄沉稳的周皇后都有些惊讶了。
她微微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毕竟一般情况下,朱慈烺只是和崇祯商议国事,向来是不需要和她这个皇后在场的。
崇祯也是有些惊讶,但很快他还是反应了过来,然后看向周皇后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一起去见见烺儿吧。”
周皇后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便站起身来在一众宫女的搀扶下朝着坤宁宫的前厅走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坤宁宫的前厅。
而此时,朱慈烺早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见到周皇后和崇祯到来,朱慈烺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
“儿臣参见母后、父皇。”
崇祯微微点了点头,先是小心翼翼地扶着周皇后坐下,随后他自己这才坐了下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朱慈烺道:
“说说吧,这次又有什么天大的事儿?大半夜的把朕和你母后都叫来。”
那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却又隐隐透露出对事情的好奇与关注。
朱慈烺没有先开口,而是先将目光投向周皇后,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道:
“母后,儿臣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可能会让您有些惊讶,希望您做好准备,不要动了胎气。”
周皇后听到这话,心中一紧,但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
只见她先是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然后微笑着说道:
“放心吧,母后有心理准备,不管是什么事情,母后都能承受得住。”
眼见如此,朱慈烺这才缓缓说道:
“儿臣打算亲自去四川,和李自成决战!”
“什么?”
“什么?”
这话一出口,崇祯和周皇后瞬间双双炸了锅。
崇祯更是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下一秒他忍不住斥责道:
“你到底在胡闹什么?好端端的为何要亲自去四川和李自成决战?这可不是儿戏!朕不会同意的!”
在崇祯看来,眼下的大明正在一步步重新走向正轨,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朱慈烺,所以他并不希望朱慈烺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去四川。
虽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基本上没有悬念,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什么岔子呢?
再加上他已经打算退居幕后了,国家大事还指望着朱慈烺,所以这件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
至于周皇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动了胎气,一瞬间脸色有些难看。
原本红润的脸颊变得有些苍白,嘴唇也微微颤抖着。
就连王承恩也是一脸懵逼,毕竟他也没想到这大半夜的,太子爷突然就甩出这么一个“王炸”,让他这个当奴才的也有些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崇祯突然反应了过来,然后弯下腰看向周皇后问道:
“怎么样?没事吧?宣太医!宣太医!”
旁边的王承恩听到这话,赶忙麻溜的跑了出去。
朱慈烺站在一旁,这会儿也是一脸担忧。
不过好在周皇后并无大碍,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周皇后这才看向崇祯轻声说道:
“陛下放心吧,臣妾没事,臣妾只是刚才太激动了。”
随后她又将目光转向了朱慈烺,开口道:
“烺儿,为何你要这么做?这真的有必要吗?”
周皇后虽然知道朱慈烺的决定不是她可以轻易改变的,但她实在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去四川和李自成进行决战。
毕竟战场之上刀剑无言,让她如何能不担心?
紧接着,崇祯的目光也紧紧地看向了朱慈烺,眼神中带着一些埋怨。
“你这到底是在胡闹什么?关于和李自成决战的事情,不是早在去年就已经安排好了吗?”
“朝廷上下为此筹备了许久,各路兵马也都已经调遣到位,根本就不需要你一个太子亲赴前线,为什么就非要亲自去四川呢?”
面对崇祯和周皇后的质问,朱慈烺依旧神色镇定,随即将之前和唐王以及李邦华所商议的事情大概讲了一遍。
“父皇、母后,儿臣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首先,这一次朝廷要调动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成分极为复杂。”
“有朱家军、有京营、有川军、有秦军、有土司私兵,另外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士兵。”
“他们性格和作战习惯尽不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没有一个足够有分量的人坐镇协调,他们之间是不可能协同作战的。”
“如此一来,恐怕到时候这场决战还未开始,就可能已经乱作一团,发生什么意外也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这次虽然说是要决战,但对于那些普通的农民军难道我们真的要把他们全部杀掉吗?”
“这些百姓也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已之下才被李自成裹挟着造反的。”
“所以儿臣看来,主要还是以劝降为主。”
“那些普通的农民军还好说,但是李自成的那些核心部下,他们都参与了之前屠杀大明宗室以及挖掘我朱家祖坟之事。”
“他们肯定害怕投降后朝廷会秋后算账,因此宁愿死战也不愿意投降。”
“因此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身份足够尊贵的人去承诺他们朝廷不会秋后算账,而这个人如果不是父皇的话,那就只能是儿臣了。”
“所以为了大明的江山,这一次儿臣非去不可。”
朱慈烺说得条理清晰,头头是道,每一个理由都充分而有力,崇祯一时间竟然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