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下棋吗 (第2/2页)
人们认为,当机器被设定好的动作足够丰富,它就会像一个活生生的人类一样,就能算是人工智能了。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与期许就是如此。包含电影《终结者》中,天网所控制的终结者机器大军。
再譬如托尼·史塔克于十六岁时,取得MIT学士学位的毕业作品,机械手臂‘笨笨(Dum-E)’也是基于此理论下的作品。
在91年类神经网络的理论发表,机器学习才正式跃上计算机舞台。
但是这个时代,机器学习也不过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而非主流。因为计算的代价非常巨大,硬体设备无法提供所需算力。
一直要到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硬件发展到一定程度,深度学习与基于大数据的资料探勘,不再像螳臂挡车般可笑。现实发展中的人工智能,才终于有了‘学习’的概念。
否则在此之前,所谓的机器人会自主学习新的事物,还只停留在科幻题材的或电影、戏剧、游戏中。
科学业界的普遍概念,只要是人类没有设计的行为,机器人就做不出来。实际情形也是如此。
然而在漫威宇宙,托尼·史塔克前几年从MIT取得的人工智能博士学位,论文项目的人工智能‘贾维斯’(...),就是基于笨笨和类神经网络所开发的学习型人工智能。
以超级计算机为载体的贾维斯,能在已有的动作模式中,透过和托尼·史塔克的互动反馈,记忆新的动作模式,并运用在之后相似的场景。
之所以托尼·史塔克不担心自己开发出一个‘天网’,因为‘贾维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命令,一个动作的应答器,只是功能很多而已。
它并不会自动去做些什么事情。当得到命令后,它会寻找最佳手段解决问题。假如被托尼·史塔克修正,它也会迅速学习,并形成新的决策模式。
对这套成熟系统十分有信心的托尼·史塔克,复制了一个版本进到超级计算机‘好莱坞小子’里,让贾维斯和亨利网页中的A姐对弈了起来。
两个人工智能的对奕棋局相当快速,要不是受限于网络传输速度,恐怕一秒就能下完数盘棋局。
但就算网页的棋盘再简陋,读取和加载也需要时间,数秒一盘的速度一样让托尼·史塔克看得眼花撩乱。
所以他找到方法,让两个人工智能在背景中对弈,不再有多余的行棋过程显示。只简单纪录输赢。
看着贾维斯不断累积胜局,托尼·史塔克只觉得开心,然后就去睡觉了。他想看看,要血虐亨利的A姐到什么程度,才会触发投降机制。
没想到,一觉睡醒的托尼·史塔克只觉得天都塌了。
在他停下两个人工智能的自动对弈时,总耗时大约七个小时,将近十万盘对弈的棋局,贾维斯的胜率只有三成。
而且这三成还集中在对弈前期,意味着到后期,贾维斯可是被A姐血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