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五章 黄河的脾气很大

第二十五章 黄河的脾气很大

第二十五章 黄河的脾气很大 (第1/2页)

望着奔涌的黄河,就容易让人感慨万千。
  
  往后数两千年,历代皇帝,要做个明君嘛……或多或少要治一治黄河的。
  
  只不过,我们的母亲河……她的脾气太大了。
  
  又看了片刻,扶苏在县衙内给丞相李斯写了一封书信,用布袋将竹简包起来,将袋口的绳子收紧,刚递出去,又吩咐道:“在去咸阳路上沿途告知各县。”
  
  章邯双手接过竹简,点了点头就快步跑开了。
  
  早在三月初的时候,这倒春寒就来得凶,谷雨又来得急,的确不是好兆头。
  
  扶苏走出县衙,沿着官道一路走到黄河边,看着河水一路向东。
  
  此刻天气依旧是阴沉沉的,道路泥泞一时间也不利于大军跋涉。
  
  “王将军呢?”
  
  “回公子,将军正在写家书。”
  
  扶苏看着漫天乌云,感慨道:“老将军的家事也挺复杂的。”
  
  气氛轻松了许多,章邯颇有同感地稍稍点头。
  
  冷风一吹,头脑一醒,章邯意识到自己的身份,王贲还是自己的上将军,便又忙摇头。
  
  黄河边的风吹得衣袍猎猎作响,扶苏低声道:“一切顺利就好。”
  
  人还未到函谷关,眼见黄河恐来汛期,又担心老将军发脾气,他老人家要是发脾气了,不回来了怎么办?
  
  虽说自己是大秦的公子,可人家的家事确实不好插手。
  
  再者说,王贲将军在军中颇有威望,中青年将军中的中流砥柱,正值事业巅峰。
  
  老将军就差一个上柱国。
  
  这父子间要是闹起来,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末将去看看战马粮草。”
  
  见公子点头了,章邯这才离开。
  
  从宁秦县发出了一路骑兵,一共十余骑。
  
  沿着洛河而上,沿途接连路过各县都有一骑前去传令。
  
  咸阳城内,丞相李斯正在看着各地春耕的消息。
  
  “报!丞相,公子扶苏急报。”
  
  李斯稍稍抬头,招手道:“拿来。”
  
  来人进了丞相府,双手将竹简递上。
  
  竹简上所写的内容很简单,无非两件事,桃花汛与老将军的家事。
  
  过了午时,李斯急匆匆来到章台宫。
  
  烛台下,始皇帝神色凝重地看着文书。
  
  “陛下,丞相来了。”
  
  嬴政合拢手中的竹简,抬首看向殿外,朗声道:“进来。”
  
  李斯在殿前行礼,快步走入殿中,双手呈上竹简,“陛下,公子书信。”
  
  嬴政将手中的竹简放在边上,接过内侍递来的竹简,询问道:“扶苏到哪儿了?”
  
  “该是到宁秦。”
  
  “朕记得,那里距函谷关不远,快马一天能到。”
  
  李斯点头,又道:“听说,公子一路上没有游玩,也没有酒肉饮宴,期间没有过多停留,一路开赴函谷关,没有延误。”
  
  嬴政听罢,看着这份急报,又道:“这上面所写,章邯还能识晴雨?”
  
  “回陛下,臣写过章邯的评语。”
  
  嬴政缓缓点头,“你觉得如何?”
  
  “臣看过关中各县文书,确实有河水倒灌的迹象,若再来两天雨水,恐怕会淹了田亩。”
  
  嬴政搁下手中的竹简,沉声道:“让各县看住河道。”
  
  李斯行礼道:“臣领命。”
  
  嬴政又道:“吃些枇杷。”
  
  “谢陛下。”
  
  李斯提着一篮子枇杷急匆匆出了章台宫,一路出了宫脚步不停。
  
  这位丞相咬下一口枇杷,在嘴里嚼着,脚步匆匆地又招手唤来几个小吏,一边走一边吩咐。
  
  丞相每说一句话,就有一个小吏快步跑开。
  
  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但看丞相一路走,一路嚼着枇杷的模样,看起来还挺高兴。
  
  两天之后,关中果然迎来了一场大雨,这场雨来得很急很快,像是老天在倒水。
  
  关中各处河道的水位再一次上涨,好在各县早有准备,早在两天前,丞相李斯就对各县下令,加固河堤,预防洪水。
  
  而今,年本该会有一次倒灌入田的洪水,就被各县的提前防备下,给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张苍与叔孙通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站在河渠边,因这场大雨,让商颜山的井渠开挖不得不停下。
  
  大雨还在浇灌着,豆大的雨水打在身上,还有些疼,叔孙通一手扶着头上的斗笠,道:“听说这一次是公子给丞相去信,让丞相提前防备的。”
  
  张苍的目光看着刚刚坍塌的竖井,这处竖井本就刚挖出来,还没加固,大雨一冲之下,就塌了。
  
  心中有些懊恼,但也无可奈何,哪有这么多一帆风顺的事。
  
  新开挖的竖井塌了,刚种下的桑树苗也都被大雨冲走了。
  
  不过好在,河渠及时停工,也好在没人在倒塌的竖井中。
  
  张苍穿着草鞋,披着蓑衣往回走着。
  
  因被雨水冲刷过的泥地有些滑,叔孙通险些跌倒,张苍忙搀扶一手,人这才没有跌倒。
  
  站在这里还能听到洛水主河道的隆隆水声,张苍走回了村子里,见到了家家户户的孩子们都看着这场大雨。
  
  有的孩子扒着窗户,默不作声地看着雨水。
  
  还有的孩子就坐在家门口,抬头看着从茅草屋顶流下来的雨水。
  
  张苍也走到了屋檐下,他脱下了斗笠与蓑衣,也不顾脚踝与草鞋上都是泥,坐下来等着雨停。
  
  叔孙通刚回来就急匆匆进入屋内,而后端着一碗热姜汤出来,“喝一口驱寒。”
  
  张苍接过姜汤,道:“这里的孩子很懂事。”
  
  叔孙通站在一旁,他坐下来比张苍还要矮一头,叹道:“这些孩子都知道,大雨要是把田地泡坏了,他们今年要饿肚子了。”
  
  张苍喝着姜茶点头。
  
  桑树还没种成,就被大雨冲走了,凡事……开头都挺难的,张苍倒不泄气,不过叔孙通却很悲观。
  
  到了第三天,大雨终于停歇了。
  
  当人们陆陆续续走到田地里,看到了田地里的沟渠将水都排了出去,看到田地没有被泡坏,人们都放下了心。
  
  其实商颜山很脆弱,若今年一场水灾,公子的三千家仆都会饿肚子。
  
  好在提前有防备。
  
  “张御史,朝中文书!”一个骑兵快马而来,递上一卷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