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告别

第一百五十二章 告别

第一百五十二章 告别 (第2/2页)

这卷书所写的是墨子的相关的典籍,正如张良所了解的那样,公子扶苏将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拆散了写在书上。
  
  便能从中将一些无用且不好的摘去,只留下好的,待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再去了解典籍的全貌,再作评判。
  
  这是张良听支教的夫子说过的。
  
  与隹告别之后,张良向对方借了书,带回去看。
  
  翌日,隹就回了关中,听王馀说现在关中做好了一种叫做雕版印书之法,有了这个方法,关中就能在半月之内,数十人就能印出几千几万卷书。
  
  数十人能印出几千几万卷书……
  
  起初张良是不信这些的,他心中带着怀疑继续看着从支教夫子那里借来的书。
  
  有时张良会与那些十岁左右的孩子坐在一起,听着支教的夫子讲课。
  
  与孩子坐在一起听课,张良不觉得丢人,会有一些小孩子嘲笑自己,可张良依旧执意每天来听课。
  
  此番迁民之后,三川郡迁走了九百户人家,共有四千人。
  
  新来的郡守吴公将几个因迁民而导致人口不足的村子重新整合了起来,并且将空置的村子荒废,将土地空了出来,另作他用。
  
  以至于三川郡多出了好几片,不知道作何用的空地。
  
  秦的迁民之策不仅仅将人口集中了起来,郡守更是将原本零散的各个村子都搬迁在了一起,更好的管理。
  
  这位郡守来到三川郡的第一个月,办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重新整理这里的土地与人口。
  
  张良问着王馀,他是怎么看待这一次迁民。
  
  原本以为王馀只是一个支教夫子,他会教书,不见得能够在国事说出什么有用的见解,可他的话,却让张良又打开新的眼界。
  
  王馀道:“子良,在你看来迁民之策只是在于强干弱枝?”
  
  所谓强干弱枝之策,就是加强关中,弱化地方。
  
  对此,张良自然觉得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是正确的,这也符合秦对天下进行郡县制的理念,当秦要施行郡县制开始,张良就明白,秦王要将天下的权力收为自己所用。
  
  听到对方的反问,张良神色谦逊地道:“良请夫子教导。”
  
  王馀解释道:“与其说这是为了强干弱枝,不如说这是一个自秦一统天下之后,再分配的一个过程。”
  
  张良思量着这些话,还在消化着话语中的意思。
  
  “以前的关中能够养活五十万人口,经过土地再分配就可以养活百万人口。”王馀对他道:“别看现在的三川郡萧条,以后这里也会好起来的。”
  
  见他依旧沉默不言,王馀满脸的笑容地望着函谷关方向,好似函谷关后方的关中,是他十分重要的精神寄托,他道:“我觉得你应该去好好看看关中,看看现在的咸阳是什么模样,不!”
  
  他又否定道:“我觉得这天下人应该都去关中看看,哪怕在关中住半年,或者三五个月,你一定会有收获的,你一定会有改变的。”
  
  当王馀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张良注意到这个年轻的支教夫子眼里带着光。
  
  听他这么说,张良确实很想去关中,但只能辜负王馀的好意了。
  
  去关中?
  
  恐怕刚到函谷关就会被秦军拿下,因他连一个能够进入关中的身份都没有,就连现在在三川郡的身份都是假的。
  
  要是被秦军看出了端倪,张良甚至不能在此地久留。
  
  也不知道哪一天,他就要与王馀不告而别了。
  
  支教夫子都是带着使命而来,对他们来说教书是一件无私的事,甚至支教夫子之间还会比较谁教出来的孩子更优秀。
  
  今天,张良与一群孩子坐在村口的一棵树下,王馀就站在树下给孩子们讲课。
  
  当支教夫子讲课的时候,四周的村民都会放轻讲话的说话,就连那些闹腾的狗都会被暂时关在家里,以免打扰了夫子的讲课。
  
  这几乎是村子里长辈们之间无声的默契。
  
  这个冬天,王馀习惯了每天与这位朋友一起去支教。
  
  可是今天等王馀主动去山里找子良,却发现了他已不告而别了,不过在桌上放着一张纸。
  
  看着纸上的内容,王馀明白了对方不告而别的原因,尤其是信中写着,他真名叫张良,是秦军正在搜捕的人。
  
  王馀拿着书信找到了此地的郡守吴公。
  
  吴公刚处置好郡内的诸多事,往后的郡县制有了新的规矩,也就是要任命三个郡丞,共同协理郡内之事。
  
  “吴郡守,王夫子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