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任劳任怨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任劳任怨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任劳任怨 (第1/2页)

吴公穿着官服,他从草原上回来之后,就受丞相之命来此地任职郡守。
  
  其实在丞相几年前的安排中,也就是在李由戍守蜀中时,他站在丞相的书房外,听到丞相与李由的母亲商量,那时丞相是想要将三川郡郡守的位置交给李由的。
  
  咸阳是权力的中心,丞相希望李由能够离咸阳远一些,因为丞相知道皇帝是一个极其冷酷的人。
  
  但丞相又不想让儿子走得太远,太远了恐怕就见不到了。
  
  当初站在丞相的书房门外,吴公无意间听到老师夫妻的谈话,他心里是多么羡慕李由,羡慕李由有丞相为其铺路。
  
  在吴公的认识中,在外丞相与李由即便表现得再不和睦,可实际上丞相是最疼爱李由的,也是一心想要培养李由,如果李由没有太大的本事,其能力不足以应付咸阳的人心诡谲,就送到关中以外的地方,当一个郡守。
  
  不要太远,也不要离咸阳太近,三川郡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吴公藏在心底里的秘密,也是唯一瞒着丞相的事。
  
  现在,李由没有成为这里的郡守,他正在帮着公子扶苏开拓西北的河西走廊。
  
  李由有公子扶苏这个依仗,丞相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吴公收拾了一番心情,见到了王馀。
  
  支教的几个夫子,吴公都认识,而三川郡几个县的县吏,吴公也认识了一遍。
  
  王馀将一张纸放下,道:“郡守请看。”
  
  吴公拿过纸张,仔细看着其中内容,越看越是蹙眉,问道:“此人如今在何处?”
  
  “走了,也不知他是何时走的,今天我教课时没有见到他,在去他的住处找他时,就只有这封书信了。”
  
  吴公又道:“丞相缉拿张良很多年了,没想到他竟然就在三川郡,还来给我道贺?”
  
  王馀颔首。
  
  吴公神色痛苦,可能当初张良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疏忽了,他道:“我现在就派人去搜捕张良。”
  
  从郡守府走出一队队秦军,以三川郡为中心开始搜捕张良。
  
  也许是早有心理准备,秦军抓捕此人这么多年都没有结果,这一次依旧没有结果反倒是没有意外了。
  
  张良其人要离开此地,还留了书信表明了身份,他自然做了十足的准备。
  
  吴公带着内疚的心情写下了送去关中的书信,让人去交给丞相李斯。
  
  骑兵带着这卷书信一路跑进了函谷关,进入了关中。
  
  叔孙通与司马欣坐在敬业渠边,两人都看到了这骑正在赶往咸阳的秦军。
  
  现在渭南县很忙碌,大半个渭南的人都来这里的作坊劳作,人一旦多了,吃的粮食也就多了,为了维系这种平衡,还要咸阳不断给予粮草,敬业县已是入不敷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为此,这半年间,原本一头乌发的司马欣多了几缕白发。
  
  叔孙通觉得,管着上万人的吃喝与工作,这么繁重的事要是都交给自己去办,叔孙通觉得他的寿命都会缩短好几年。
  
  生产力的代价都是无止境的消耗粮食,渭南各县的县民早晨来这里劳作,傍晚时分才会离开,每天午时会给一顿饭,吃完就要接着劳作。
  
  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占据了他们的全部时间,这与徭役该是没有区别的。
  
  用了午食之后,叔孙通走入作坊。
  
  这个作坊是以前制甲胄的大营,现在这里是一座巨大的造纸作坊,一卷卷的纸成堆地放在仓库中,妇人们裁剪纸张,将纸张卷起来存放,男人们赤脚踩在水浆中,用木盘将纸浆沥出来,晾晒成纸。
  
  或者是数十个男子,拿着棍子捣水浆,将水浆充分捣均。
  
  这里的水池很大,甚至比一亩田都要大,这样的池子在敬业县有三十余个。
  
  要不是土地不够了,张苍恨不得再建上百个。
  
  如今此地的成果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叔孙通听闻迁民之后,洛阳与三川郡各地留下了不少空地,就打起了那里的主意。
  
  用过午食之后人们就开始忙碌了,一个巨大到只比池子的小两寸的木盘放入池子中,而后周围站着的数十个男子将这个木盘高高抬起来,如此数次,而后抬着盘子去晾嗮成纸。
  
  这是一项十分费力气的活,而这样的事,他们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上百次。
  
  要不是敬业县给的粮食足够多,这么苦这么累的活也没人来做。
  
  这里的粮食都是公子扶苏给的,也就说造纸的本钱也是公子扶苏的,这座巨大的作坊也是公子的。
  
  叔孙通离开此地,前往另外一个作坊,那是一个木雕作坊。
  
  这里都是精细活,每一个雕版都是无比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