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74章 正旦大朝会

第374章 正旦大朝会

第374章 正旦大朝会 (第1/2页)

这一次苏泽大张旗鼓的在年前拜会高拱,这就是明确自己的站队。
  
  这也是必然的选择。
  
  而这一次高拱也没有在书房见客,而是在家中的会客厅中正式见了苏泽。
  
  苏泽拜见高拱后,又送上了过年的礼物,高拱拉着苏泽坐下。
  
  “师相,弟子是怕过年期间您家的门楣被踏破,所以提前来拜访了。”
  
  高拱露出笑容,招呼苏泽坐下。
  
  高拱询问了一下通政司的工作,苏泽将自己在两京分区,设置邮编的计划说了一遍后,高拱赞叹道:
  
  “还是子霖有办法,如此一来信件就能顺畅的送到收件人手里了。”
  
  苏泽又说道:
  
  “师相,其实最好的办法是给街道也统一命名,并且给每一个街道编写门牌编码,每日派遣邮政人员上门送信。”
  
  高拱立刻说道:
  
  “如此一来,岂不是邮局可以掌握区内所有的户籍情况?”
  
  不愧是高拱,政治敏锐性果然了得。
  
  在原时空,邮政在任何国家都是国营的。
  
  而且在很多国家,政治权力都是通过邮箱来实现的。
  
  寄送账单,选票,各类政府文件的送达,都要通过邮箱。
  
  很多小镇,可能没有医院,但是一定会有邮局。
  
  邮政体系的建设程度,可以看做一个国家衡量国家现代化的标志。
  
  这也是苏泽选择去通政司做官的原因。
  
  不过高拱是堂堂内阁首辅,也只是简单过问了一下通政司的公务,接着高拱说道:
  
  “子霖,你对时局是什么看法?”
  
  这场拜访的正戏来了,苏泽谨慎的说道:
  
  “师相,如今外朝局势混乱,人心不安,只是希望正旦大朝会能安定人心。”
  
  高拱叹气说道:
  
  “难啊。”
  
  苏泽小心的问道:
  
  “师相,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高拱低声道:
  
  “本月初,陛下在宫内晕厥了一次,是李神医施针救了回来。”
  
  苏泽的脸色也严肃起来。
  
  对于皇帝来说,昏迷不是简单的事情。
  
  昏迷就代表失能,一个随时可能昏迷的皇帝,如何保证他的所有判断都是正确的?如何保证他的所有决策都是清醒状态下做出的?
  
  如何确保这道圣旨是皇帝的真正意志?
  
  皇帝身为大明政治中心,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高拱接着说道:
  
  “内阁的一些人,总是急着进行财政改革,可是如果只是改革财政却不革新吏治,那财政一时舒缓,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子霖你怎么看?”
  
  苏泽明白高拱说的“一些人”就是张居正了。
  
  这是高拱在向自己说明自己的施政纲领。
  
  不愧是做过吏部尚书的,高拱看问题的角度果然犀利。
  
  历史上张居正为了推动财税改革,也用了不少错误的人,而且一刀切的改革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张居正唯一涉及到吏治的改革就是考成法了,但是在张居正死后,这条法令首先被废。
  
  所以说,高拱和张居正,其实对于税制改革是有共识的。
  
  大明的田税过低,但是百姓承担了大量征税以外的负担,比如无休止的官府徭役,再比如各种苛捐杂税。
  
  两人都赞同进行一条鞭法的改革,合并徭役杂税,但是分歧在于张居正认为应该先改革税制,而高拱则认为应该先进行吏治改革,再改革税制。
  
  高拱说道:
  
  “财计乃是国之大事,政令不能出一门,如何变法?”
  
  高拱的施政纲领,明显更符合苏泽的立场。
  
  苏泽说道:
  
  “师相一针见血,弟子也是这么想的。”
  
  高拱高兴的说道:
  
  “子霖你能这么想,老夫很高兴。”
  
  “如今我大明吏治上最大的问题,就是阁部职权不明。”
  
  “内阁名义上是政令要枢,却对六部九卿衙门缺乏直接的管理权,而且各部衙门职权多有交叉重迭,政令不能通达。”
  
  “地方上官府缺乏人手,子霖你的吏科改革是一个好办法,老夫也准备在年后推动更多的省开征商税,进行吏科改革。”
  
  “等这些条件都成熟后,再行财税改革,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苏泽以往也没有和高拱如此深入交谈,了解他的施政纲领。
  
  他也没想到,高拱的想法竟然有如此的前瞻性。
  
  阁部权力之争,是原时空万历朝政治斗争的一条暗线。
  
  万历朝以及明末政治的衰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内阁和部院大臣之间的激烈政治斗争,导致朝廷中枢失能。
  
  自张居正后,大明就再也没能出一个强势的首辅,朝廷政策被党争拖累,总是在左右摇摆下虚耗。
  
  而隆庆朝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倒是没有出现部院大臣压过内阁大臣的情况,但是高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根子上的问题,还是大明内阁名不正言不顺。
  
  内阁本来只是皇帝的咨询机关,逐步掌握了议政的权力,但是政治地位上却还是参谋机关的地位。
  
  遇到强势的内阁还行,一旦遇到不够强势的内阁,或者不够坚定支持内阁的皇帝,大明中枢很容易陷入到党争的混乱中去。
  
  苏泽似乎明白了高拱的改革思路,他试探性的问道:
  
  “所以师相的想法,是要让阁臣成为‘真宰相’?”
  
  高拱露出一个“知我者子霖也”的表情,然后就端起茶杯不再说话。
  
  好家伙!
  
  没想到高拱竟然也是一个隐藏的“反贼”啊?
  
  恢复之前宰相的权力,这可以看做是对皇权的挑战。
  
  既然已经明白了高拱的心意,苏泽说道:
  
  “师相,弟子愿效犬马之劳。”
  
  高拱脸上挂着笑容说道:
  
  “阁部的事情,子霖不用操心,你好好做好通政司的事务就好了。”
  
  苏泽有些感动,这是高拱不愿意自己涉入到自己和张居正的争斗,以免脏了苏泽的羽翼。
  
  高拱继续说道:
  
  “过完年后,就是春闱大计了,老夫准备举荐你为同考官。”
  
  “等过完年后,你就忙着春闱就行了。”
  
  春闱就是会试了。
  
  过完年,也就是隆庆六年,这又是一个会试年份。
  
  会试设置主考官两人,考上的进士会奉主考官为座师。
  
  大明会试主考官,一般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出任。
  
  也就是,至少要到六部侍郎这个级别,才可能担任主考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