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窦氏孤儿 > 第七章 幕终

第七章 幕终

第七章 幕终 (第1/2页)

洛阳之秋
  
  皓月当空,皎洁银光洒满洛阳城郊。长水校尉军营中,一间客房的窗上映着摇曳的灯火,银光与橙黄色的光芒交织。张奂坐在灯下,目光在展开的《尚书》间轻轻跳跃,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在月光下活了过来,让他全然不知夜色已深。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划破静寂。张猛的身影闯入屋内,他的面色在灯光下显得苍白如纸。
  
  “父亲,不好了!出事了!”张猛喘匀了气,声音却还在颤抖。
  
  张奂微微皱眉,把手中书卷轻轻放下,语气依旧平静:“你也是快二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慌慌张张?”
  
  “城内起火了,恐怕有变故!”张猛急切报告道。
  
  张奂的身形一震,随即起身,快步走向门外。他迅速登上营门的谯楼,只见东方的洛阳城头,墨云翻滚,火光冲天,如黑龙与赤龙在空中厮杀。那火光在夜幕的衬托下,仿佛是一把利剑,直刺天心。
  
  张猛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臂:“父亲,城内的火势蔓延迅速,百姓们的哭声都传到这里来了,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调集人马,进城扑灭火灾,救护那些无辜之人!”
  
  张奂面容凝重,缓缓摇了摇头:“猛儿,我何尝不是心急如焚,但宫里的旨意不能不顾。陛下先前已有明确命令,只许我父子带十余近卫进城,其余士兵必须在此驻扎,不得擅动。”
  
  张猛的眉头紧锁,急切地追问:“可是父亲,宫中怎会知晓城内的危急?百姓的生命难道不重要吗?难道我们就这么看着?”
  
  张奂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想救民于水火,但军令如山。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进城,尽我们所能去救助,同时也要尽快向宫中汇报情况,请求增援。”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骏马的嘶鸣,显得格外刺耳。
  
  张奂从沉思中惊醒,他迅速站起身,目光穿过昏暗的夜色,投向营门的方向。火把的光亮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一队人马的轮廓。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衣饰华美,气势汹汹。
  
  为首之人,正是权倾一时的中常侍王甫。他昂首挺胸,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阴沉。手中高举着那由竹子制成的长约一点八米的杖身,束有三重牦牛尾制的节旄,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其主人的权威。
  
  张奂一见此物,心中不禁一震,持有此节者,如同皇帝亲临,可行使一切必要的权利。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急忙下令打开营门,迎接王甫一行。
  
  营门缓缓开启,张奂整衣束带,率众将官立于道旁,待王甫一行进入中军大帐。王甫下马,步履沉稳地走入帐中,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张奂身上。张奂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跪下,头触地,恭恭敬敬地接诏。
  
  帐内灯火通明,王甫的神态在高高的节杖下更显威严。他展开诏书,声音洪亮而有力,宣布着皇帝的旨意。
  
  “传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顷闻逆臣窦武、陈蕃包藏祸心,私结党羽,阴谋篡权,实为悖逆天理,动摇国本。朕命汝即刻率领本部精锐兵马,协同京城五营,共讨此逆贼,以正国法,以安社稷。”
  
  此言一出,帐内将士无不色变,张奂心中如同被雷霆击中,震惊不已。他缓缓站起,双手捧起诏书,口中喃喃自语:“老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谋反?”
  
  “张将军!速速率你的人马,随我出发!”王甫的声音冷硬如铁。
  
  “去往何处?”张奂沉声问道。
  
  “捉拿逆贼窦武、陈蕃!他们二人勾结在一起,打算挟持皇太后和圣上,证据确凿!刚才的诏书,你没有听明白吗?”王甫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凶光。
  
  “等一下,这圣旨真的假的都不知道,就要我们去抓人?”张猛连声叫道。
  
  “放肆!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给我滚下去!”张奂立刻让左右把将张猛拖下去,没给王甫发作的机会。
  
  张奂接着道:“王大人,犬子胡言,莫放心上。只是兹事体大,我必须验证圣旨真伪,方能安心领命。”
  
  王甫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冷哼一声,点头应允。
  
  张奂小心翼翼地展开诏书,仔细审视。帐内的将士们屏息静气,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奂的每一个动作上。
  
  “御玺无误,字迹相符。”片刻后,张奂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释然,但眉宇间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张将军,我们已经耽搁很久了!”王甫迫不及待道,但张奂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明显的慌乱。
  
  张奂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自己的手下:“众将士,陛下有旨,陈蕃、窦武谋反,我等受命讨逆,即刻整装出发!”
  
  帐内的将士们心中各有疑惑,但在张奂的坚定指挥下,纷纷开始动作。张奂无法完全相信两位重臣的背叛,然而军人的天职让他必须放下疑问,全力以赴。
  
  张奂身披重甲,手持长矛,骑着一匹乌黑的战马,率领着两千名精锐士兵,紧随王甫之后,向着洛阳城疾驰而去。夜色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肃杀。
  
  随着他们逐渐接近洛阳城,城墙上的火光已经清晰可见,烟雾弥漫在空中,仿佛夜幕中的乌云。城内的喧嚣声、哭喊声、尖叫声交织在一起,传入耳中,让人心头不由得一紧。
  
  “加快速度!”张奂挥动长矛,大声命令道,他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激励着士兵们加快步伐。
  
  当他们冲入城门,眼前的景象更是触目惊心。街道上四处是散落的杂物,被遗弃的车辆,以及惊慌失措的百姓。火光映照在人们恐惧的面孔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安。偶有几个百姓在士兵的喝令下,跌跌撞撞地躲进角落。很快,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风卷着火星和烟尘,在空中狂舞。
  
  “保持队形,不要慌乱!”张奂冷静地指挥着。
  
  王甫策马前行,指向皇宫的方向:“叛贼必在皇宫附近,我们直捣黄龙!”
  
  张奂点头,指挥士兵们沿着空旷的街道,向着皇宫进发。
  
  他们抵达北宫的承明门,只见一片亮如白昼的刀光剑影,数百名士兵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团团围住。那老者正是太尉陈蕃,他手持长剑,须发皆张,大声疾呼:“大将军忠诚卫国,此乃宦官叛乱,岂能诬陷窦氏谋反!”
  
  王甫怒火中烧,纵马冲出,两旁士兵纷纷避让。他挥鞭怒斥:“陈蕃老儿,先帝新丧,窦武有何功勋,一门三侯!他们贪污先帝宫女,饮酒作乐,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吗?一月之内,搜刮财富数以亿计,这就是你们的忠诚吗?你们自称忠臣,实则朋比为奸,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陈蕃怒目圆睁,挥剑喝道:“谁敢动手!尔等皆是国家的勇士,怎能助纣为虐!”
  
  五营兵士虽不识陈蕃,但见他威仪非凡,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畏,不敢轻易近前。
  
  王甫转向张奂,声色俱厉:“张奂,你还不动手,将这老贼拿下!”
  
  张奂面露难色,他不愿亲自动手对付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但形势所迫,只得无奈地示意手下。凉州的将士们不识陈蕃,只知执行命令,于是蜂拥而上。
  
  陈蕃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挥剑迎敌,剑光如虹,瞬间与数名士兵交手。他的剑法老辣,每一剑都精准无误,逼得士兵们连连后退。
  
  一名勇猛的士兵试图从侧面偷袭,陈蕃似乎背后长了眼睛,一个转身,剑锋斜挑,将那士兵的武器挑飞。另一名士兵趁机扑上,陈蕃脚步一错,闪避开来,反手一剑,刺中了士兵的手臂,鲜血顿时染红了夜色。
  
  然而,陈蕃毕竟年迈,体力渐渐不支,且他不知为何,并没有对士兵下杀手。凉州的将士们趁机而上,几把长矛同时刺向陈蕃,他挥剑格挡,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一名士兵趁陈蕃防守间隙,猛地一棍打在他的手腕上,陈蕃痛呼一声,长剑脱手落地。
  
  趁此机会,更多的士兵涌上,将陈蕃团团包围,用绳索将他牢牢绑住,尽管陈蕃奋力挣扎,但终究无法挣脱。他的脸上血迹混合着汗水,显得异常狼狈,再不复大儒之姿。
  
  王甫的目光冷冷地锁定在陈蕃的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轻轻拍了拍坐骑的鬃毛,策马缓缓向前,直至马蹄几乎踏在陈蕃的面前,他才停下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太傅。
  
  “陈蕃,陈太傅,”王甫的语气充满了讥诮,“你平日里乔张做智,自称忠臣,却暗中勾结外戚,谋反篡位,这些罪行,可是铁证如山,不容抵赖。”
  
  陈蕃虽被捆绑,但仍旧昂首挺胸,怒视王甫,声音坚定:“我陈蕃一生无愧于汉室,从未有过谋反之心。你所谓的‘铁证’,不过是你和那些宦官们捏造的谎言,用来构陷忠良,排除异己!王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朝廷,为了天子,但你心中真的有天子吗?还是只有你自己的权欲?你今日可以陷害我,明日就可以陷害张奂,陷害任何一个你视为威胁的人。”
  
  他转向张奂,目光中流露出惋惜:“张奂,你是我汉室的忠臣,但你可曾想过,你今日之所为,真的是为了维护天子的权威,还是成了这些宦官手中的利剑,被利用来对付无辜的同僚?张奂,你若真的忠诚于朝廷,就不应该盲目听从这些小人!”
  
  王甫猛地跳下马,向前一步,左右手交替挥出,连续几巴掌狠狠地打在陈蕃的脸上,留下数个红肿的掌印与血丝。
  
  “老匹夫!死到临头还敢嘴硬!”王甫好整以暇地用丝巾擦了擦手,翻身上马,只丢下一句;“张将军,陈蕃已经伏法,与我速去捉拿同谋窦武等逆党。”
  
  张奂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长矛,看着陈蕃被士兵拖走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
  
  然而,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张奂深吸一口气,转向王甫,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遵命,王大人。我们即刻出发,捉拿窦武等人。”
  
  此时,少府周靖率领着五营士、虎贲军以及羽林军的千余名精锐士兵也赶到了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