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宋文豪 > 第332章 京城居大不易

第332章 京城居大不易

第332章 京城居大不易 (第1/2页)

从宋庠府邸出来,陆北顾又回到“澄明斋”待了一会儿。
  
  一方面是跟沈括研究一下经营事宜,另一方面是看看黄石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为了防止被人攻讦,他们做事特别小心,都是确保在三个月内能交付的订单,才会收一笔定金。
  
  嗯,是定金,不是订金,要是反悔了肯定是不退的。
  
  毕竟原材料确实还是挺贵的,若是不收定金的话,我把镜片已经磨了一半你不要了,那我这镜片不就白费了嘛。
  
  至于那些时间比较久的排单则不收钱,只是告知对方制作比较慢,前面的客人多,给个日期先排着。
  
  但即便如此,光靠着大批送上门来的定金,“澄明斋”开店这几天以来的账目收入也已经足够可观了。
  
  而陆北顾因为打算先把陆家旧宅买回来,所以需要一大笔钱,他得跟沈括商量商量,从账上支取出来。
  
  晚上光线很差,此时沈括也没有磨镜片,而是正坐在椅子上喝茶休息。
  
  “竟是买回旧宅吗?”
  
  听闻陆北顾提及此事,沈括忙道:“那可耽误不得,被人买走便麻烦了,只是不知道需要多少贯钱?”
  
  “很小的院子,大约要千余贯。”
  
  陆北顾也有些无奈,地以稀为贵,东京开封作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池,房价高是必然的事情。
  
  高到什么地步呢?
  
  此前青松社聚会的时候,欧阳修喝到兴起,念过他回忆青年时期在开封窘迫生活而作的一首诗。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这首诗可以说道尽了在开封大杂院里赁屋居住的辛酸,堪称大宋蜗居实录。
  
  而之所以身为京官还要租房子住,一方面是因为提供给官员的官舍虽然租金价格低廉,但面积极为狭小,单身尚可凑合,成家之后根本没法拖家带口的住,只能去市井中赁屋;另一方面就是开封城本身房价奇高无比,外城一套住宅的价格普遍在上千贯到数千贯之间,所以买不起只能租。
  
  至于这个房价是什么概念?开封市民的平均月收入不到五贯.
  
  内城的宅邸,普通人根本想都不用想了,没个上万贯买不到的,置办豪宅更是至少要十几万贯。
  
  哪怕是士大夫这种在大宋社会里妥妥的高收入群体,如果不是官家赐宅,想要光凭自己的俸禄在内城购置豪宅,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如赵抃那般,官位已经不低了,但是也就只能在内城置办个老破小的宅院。
  
  但即便如此,官员们还是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在开封内城购置宅子,因为这样每天能节省大量交通时间。
  
  尤其是对于参朝官来讲,早晨能多那么一会儿睡眠时间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只能说,京城居大不易。
  
  不过对于房价这个问题,朝廷也是尝试有出台政令进行调节的。
  
  真宗时期朝廷就颁布禁令不准官员购买公家出让的廉价房屋,只限平民购买.可惜没啥用,谁家没个平民亲戚呢?挂在名下就绕开了。
  
  到了如今的仁宗时期,朝廷更是颁布禁令,禁止非致仕官员在开封城内的房产超过一套。
  
  而房产,也成了官员们互相攻讦的重点。
  
  如果不是官家赐宅,又住的特别好,那简直就如同黑夜里的火炬,就是别人拿来光明正大弹劾的目标。
  
  “贤弟买回旧宅要紧,尽可支取。”
  
  沈括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心思都在研究上,听了陆北顾要把定金先支取出来的话,甚至压根就没起什么怀疑之心。
  
  在沈括看来,陆北顾如果不是真的需要,肯定不会开这个口.毕竟此前他们分“和买”热气球技术的钱的时候,陆北顾表现得也很大方,而且这次开眼镜店短时间内大获成功,也多半归功于陆北顾提供的技术原理以及进行的开局宣传。
  
  而且在技术门槛非常高的前提下,“澄明斋”就是下金蛋的母鸡,以后能赚到的钱,肯定比陆北顾这次提前支取出来的钱要多得多。
  
  “行,多谢存中兄了。”
  
  陆北顾又问道:“那是否还需要多招几个切割和琢磨水晶的匠人?若是凡事都需存中兄亲力亲为,也太过劳累了。”
  
  “我也正有此意。”
  
  沈括用热茶的蒸汽熏了熏眼睛,又揉了揉,说道:“上次帮我们弄热气球的老刘他们虽然不是干这个的,但我觉得他们手稳心也巧,教一教大约是能做好的,关键的技术掌握在咱们手里就行了。”
  
  之前三司“和买”热气球技术的钱,张载是有一成的,但这次开店,就只有陆北顾和沈括两个人合伙了。
  
  故此店里的事情,都由两人商量着来。
  
  陆北顾主要负责宣传、经营以及人员招募,而沈括则负责具体的眼镜制作工艺。
  
  两人又商量了诸多杂事。
  
  商量完,陆北顾说道:“总之,在入仕之前,店里的架子得搭好,要做到我们把自己抽出去也能正常经营,免得以后引人攻讦。”
  
  大宋给了士大夫优渥的待遇,同时也划了红线,只要得了官职,那便不能从事任何商业经营活动了。
  
  两人虽然通过了礼部省试,但从身份上来讲,还是举人,并未入仕,所以不受这条规则的限制,但不久后的将来,他们就必然受限了。
  
  “要守选的你以为我是你啊?”
  
  听了这话,沈括翻了个白眼。
  
  大宋制度,进士及第即任命官职,赐进士出身者亦免守选,但凡赐同进士出身者是需要守选,也就是等候官职任命的,这个“守选期”通常需要一到五年。
  
  而守选制度说穿了,就是因为官员越来越多,而官职越来越少,以至于不得不设置这么一个等候的缓冲时间段。
  
  这个制度的唯一受害者,就是排名较为靠后的进士。
  
  沈括自觉今年能通过礼部省试也是运气成分比较大的,而这么短的时间内水平也不可能提高了,索性就摆烂了。
  
  因此对他而言,反正殿试之后也要守选,不如趁这个没排到官职的时间段,多磨些镜片挣钱才是正道。
  
  “哦,喔那就不是很急了。”
  
  陆北顾有些不好意思,他真不是故意的,而是完全忽视这茬了。
  
  “不过忙的话,也就是开头这一阵子忙,眼镜毕竟是能用很久的物件,开封城里有能力有意愿花钱来买的,总归是少数。”
  
  见陆北顾转移话题,沈括也没介意,颔首道:“是这个道理,不过也算是稳定进项,毕竟总有人一代代老去嘛,我们也会老的,眼睛也会愈发昏花的。”
  
  陆北顾点点头,又道:“那就还是按之前说好的,镜片的计件工钱你单独算,算到店铺开支里,剩下的我们五五分账这笔买宅子的钱,算是我提前从分红里取出来的,后面分红直接扣掉,什么时候扣够了再给我分。”
  
  “行。”
  
  沈括没意见,虽然他出工多,但他的收入是由工钱和分红两部分构成的,其中镜片的计件工钱在眼镜售价中的占比是很高的,所以他干的多拿的也多。
  
  “好,那先这么定,我看看黄石去。”
  
  来到后院仓库,陆北顾却见黄石正在仓库前扎一种他没见过的马步。
  
  “这是?”
  
  黄石不好意思地收气站定,解释道:“拒马步,军中执长枪、长斧者,练此以御敌骑用的现在气血衰弱了不少,练此运转气血,好以后慢慢恢复。”
  
  “那你会用枪?”
  
  “会。”黄石颔首道,“从小在峨眉山上拜师就练,如今已经练了三十年了。”
  
  陆北顾兴趣大增,他搬来两个小墩,跟黄石在店铺与仓库之间的小院里聊起了天。
  
  “那你练的这是什么门派的功夫?”
  
  黄石其实没太听懂“门派”“功夫”是什么意思,但大约理解了陆北顾想表达的意思,解释道。
  
  “回恩公的话,是白猿流派的枪棒和通臂拳。”
  
  经过黄石的一番介绍,陆北顾明白了过来。
  
  据传说,最早是春秋战国之际,有一位名叫司徒玄空,号动灵子的人,耕食于峨眉山中。他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
  
  因为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徒众尊称为“白猿祖师”,白猿流派自此创立。
  
  到了后来,又基于通臂拳法演化出了枪棒之法,并衍生出了种种分支,虽然历经战乱,但现在仍然有几家分支在峨眉山传承。
  
  黄石幼时便被父亲送去峨眉山中练武,练到二十来岁出山,自觉枪棒术、拳术已经炉火纯青,体力、反应更是达到巅峰,但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无用武之地.
  
  大宋重文轻武,练武的除了给人看家护院,在江湖上是没太好出路的。
  
  于是黄石又出川去西北前线当了几年兵,可惜宋夏已经停战了,也没捞到什么军功,于是又回到了家乡。
  
  紧接着,就遇到了老母病重的急事。
  
  他多年不在家,亲戚跟他都不熟,见他也没什么还钱的能力,自然是不肯借钱给他的。手里没钱的黄石只好拿家里的老宅和两亩薄田作为抵押,去找乡中的恶霸借青苗钱,拿来给老母治病。
  
  但他缺乏混迹江湖的经验,又不识字,签契书的时候就被人给套路了,后来发现利息跟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告到官府,可对方人证物证俱全,就算县官可怜于他也打不赢官司。
  
  眼看要被逼得家破人亡,黄石一不做二不休,灭了恶霸满门。
  
  不过他是个有担当的,虽然想过一走了之,但既怕连累老母,也怕让县官因此背责任,索性自己就去投官自首了。
  
  再然后,就发生了陆北顾从合江县北上,在泸州北部的驿站里遇到了他的那一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