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匈奴王宣言(求追读!) (第1/2页)
“FedCom的飞机,真能比我跑得快?”
拍摄顺利结束,罗伊坐在场边休息,开玩笑。
克莱尔从助理手中接过一瓶矿泉水,瓶盖已拧松45度,递给他:
“当然不能。”
“但他们的律师,比你的冲刺速度快三倍。”
罗伊低笑,语气轻快得像在聊天气。
“看起来我的名气不够大,否则你们应该会为广告拍摄的球鞋品牌竞标。”
克莱尔眼里闪过一丝讶异的碎光:
“您很有悟性。”
她调整站姿。
“已经开始学会这个游戏的玩法了。”
...
拍摄全程在绿幕上进行,会由后期制造特效。
以下为FedCom物流广告分镜脚本:
时长:60秒
开场:荒谬的失误(0:00-0:10)
场景:摩纳哥训练场,阴天。
镜头:
群演(假扮久利)大喊:“接着!”一脚将球踢向天空,球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
站在训练场上的罗伊皱眉仰头,镜头特写他光着的双脚,脚背上血管清晰。
无奈的摇摇头,罗伊突然间启动,向着球消失在天际的方向疯狂追去。
字幕:“糟糕…球鞋呢?”
穿越法国的狂奔(0:11-0:40)
尼斯天使湾(0:11-0:15)
罗伊赤脚狂奔过英国人散步大道,踩到沙滩伞阴影时像是触电般缩了下脚趾(喜剧效果),沙滩伞下躺着的比基尼少女捂嘴花痴。
波尔多红酒庄(0:16-0:20)
从橡木桶堆跃过,脚底沾满紫红色葡萄汁,庄主举杯惊呼:“不要踩我的赤霞珠!”
跃过橡木桶时,罗伊蹭倒最贵的一桶标注1982拉菲字样的酒桶,但马上光速折返扶起。
圣米歇尔山(0:21-0:25)
罗伊在涨起的潮水中狂奔,目睹他速度的修道士们在胸口划着十字:“上帝保佑他的跟腱...”
凡尔赛镜厅(0:26-0:30)
从宫殿中掠过,路易十四画像里,国王的假发被疾风掀起,罗伊的影子在镜厅的三百五十七面镜子里无限复制。
埃菲尔铁塔(0:31-0:35)
罗伊狂奔到巴黎,终于超过了还在天空中飞的足球,他沿着战神广场一路冲刺,游客的相机镜头追不上他的残影。
法兰西体育场(0:41-0:50)
罗伊喘着气冲进球场,发现一个FedEx快递盒静静躺在中圈。
他盘腿坐下,慢条斯理拆箱。
刚系好鞋带,天空传来呼啸声。
那颗消失的球终于落下!
凌空抽射(0:51-0:58)
慢动作:罗伊一跃而起,凌空抽射(表情特写)
球如炮弹般撕裂球网。
广告语黑屏黄字:“FedCom,比罗伊更快。”
右下角小字:“次日达服务仅限法国本土,详情见官网。”
(把作者还是太全面了,打在公屏上)
...
下午4:00,塞纳河畔,左岸的...旧书摊。
罗伊下车,皮鞋踩在潮湿的河岸台阶上,视线扫过河面,三只天鹅正在撕扯游客投下的一块面包,碎屑在夕阳下像散落的金币。
身后,克莱尔-贝特朗刻意落后两步,高跟鞋在石板路上敲出冷硬的节奏,仿佛在提醒他:“这不是球场,是另一个战场。”
五十二岁的《队报》首席记者文森特-杜鲁克,坐在河边一艘旧书摊船的船尾藤椅上,膝上摊开一本1974年的《法国足球》
当罗伊的身影出现,老狐狸的视线开始进行评估。
站姿不像大多数18岁球员那样松散,而是像一把入鞘的军刀,紧绷却收敛。
踏上船眼睛扫过书摊时,在1958年世界杯特刊上多停留了几秒。
杜鲁克心中记下:怀旧?弱点?
双方打过招呼后,杜鲁克微微起身,并示意罗伊坐下,他合上杂志,故意让贝利七十年代的笑脸朝上。
“罗伊先生,您知道吗?贝利第一次接受《队报》专访时,紧张到打翻了咖啡。”
说这句话时他将一杯浓缩咖啡推向罗伊,杯底压着张纸条:
“您母亲在海鲜市场的工作照价值5万欧。”
这实在是个有些卑劣的采访技巧。
但他没想到罗伊选择了他最预料不到的采访地点。
选择布洛涅森林,他可以在隐蔽而松弛,又毗邻巴黎圣日耳曼训练基地的不经意“法甲赛程和转会事宜”。
选择拉丁区肖邦咖啡馆他可以对着墙上挂着的1984年欧洲杯法国队签名球衣询问罗伊“国家队的野心”,老板是马赛球迷,可能...一定会对摩纳哥球员甩脸色。
法兰西体育场更是他预设的战场,空荡的球场能放大对话的回声,他可以以一句优雅的“你听,进球欢呼的幽灵还在”开启任何问题。
或是指着草坪说:“想象一下,如果在这里举办一场欧冠决赛,你会不会上演绝杀?”
罗伊好像完全不在意地瞥见纸条,拾起咖啡一饮而尽:“可惜我不是贝利。”
他用咖啡杯压住纸条,河面反射的光斑在他脸上跳动。
声音像刀锋划过水面,平静却锋利。
我不是贝利。
杜鲁克的心脏猛地一跳,瞳孔微微扩张,指节下意识收紧,钢笔在笔记本上戳出一个墨点。
抓到破绽了。
但他脸上仍挂着老练的讥诮,嘴角的皱纹像刀刻的沟壑,纹丝不动。
“这是您的野心吗?”
他向前倾身,藤椅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仿佛也在屏息等待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