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树叶覆盖之处(求追读!) (第1/2页)
“齐格弗里德的身体里,装着一个野心勃勃的马基雅维利,除骨龄之外,和十八岁没有任何关系。”
塞纳河采访终章,杜鲁克以一贯辛辣的比喻为罗伊敲下判词。
齐格弗里德是《尼伯龙根之歌》中的日耳曼英雄,十八岁斩杀法夫纳巨龙,沐浴龙血获不死之身,除后背一片树叶覆盖处仍有缺陷外已近不朽。
夺取尼伯龙根的宝藏,却因此卷入背叛与复仇的宿命,最后悲壮陨落。
马基雅维利是《君主论》作者,是现实政治的冷酷导师,核心逻辑“目的证明手段正当”和“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更安全”。
被视为“恶魔的代言人”,也是现代政治学奠基者。
杜鲁克坐在塞纳河畔的咖啡馆,指尖敲击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屏幕上是罗伊的采访记录。
他的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最终却只是将文档拖进一个加密文件夹。
“阿提拉......”
他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嘴角扯出一丝苦笑,今天有人的比喻比他更刺激。
现在发出去,只会让《队报》变成八卦小报。
等他在欧冠淘汰赛进球,等皇马真的报价,等他的商业价值翻倍——
那时候,这个采访才是真正的核弹。
他知道这个故事的重量:
如果罗伊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配得上野心,那他“匈奴王宣言”足以引爆欧洲足坛,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杜鲁克想象着那个画面:
罗伊站在伯纳乌的草坪上,身后是成吨的媒体浪潮,而他只是微笑,像阿提拉站在罗马城门前。
所有人终于意识到——这不是玩笑,而是历史的改写。
就像深海巨兽的传说,在它真正浮出水面之前,人们只会把它当作水手的疯话。
杜鲁克啜饮一口冷掉的咖啡,苦涩的余味让他想起罗伊最后那句话:
“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故事,但阿提拉现在还在磨着他的战斧。”
...
克里雍酒店的镀金旋转门前,当罗伊踏上石阶之上时,遭遇了《巴黎竞赛画报》的突袭。
记者举着录音笔逼近:“罗伊先生,能谈谈你的原生家庭吗?据说您父亲在你进入青训之前就去世了,从未看过你踢球。”
克莱尔半步上前,高跟鞋碾碎地上一片枯叶。
声音冷冽:“我的客户出售的是进球,不是童年创伤。”
罗伊眼中的冷光一闪而过,却突然愣住了,于是笑着开了句玩笑:“你是在将我保护在羽翼之下吗?”
“不。”
她目光扫过远处举着相机的狗仔,灰蓝色瞳孔的里凝着职业性的寒光。
“我是保护你的羽翼免受尘埃。”
但下一秒,她的睫毛突然颤了一下。
她想起面前是谁了,一个把她精心准备了一周的“感动欧洲好儿子”公关稿抛之脑后,改成《匈奴王宣言》的疯子。
“我是匈奴帝国的财政大臣吗?”
这个念头像一颗流弹,毫无预兆地击穿了克莱尔的思维防线。
她从包里抽出FedCom合约副本递给罗伊,后退半步。
她强迫自己回忆米利亚乔的警告:“我们的工作是让他们保值,不是陪他们疯。”
“下次再见到我时,意味着你的财富又增加了。”
罗伊语气有些戏谑:“那你可真是古希腊掌管幸运的女神。”
克莱尔已走到路边一辆出租车旁,突然回头:
“你的幸运女神——住在你的右脚上。”
罗伊嘴角抽动,露出个无奈又欣赏的皱眉,摇着头。
“说我逆足不行是吧。”
...
2003年3月5日,法国联赛杯1/4决赛。
格尼翁俱乐部VS摩纳哥。
由于摩纳哥在罗伊加盟前,已经在法国杯憾负法乙球队奎利瓦尔,争冠战线只剩下法甲和法国联赛杯。
此役德尚做出了大幅度轮休,罗伊、久利、罗滕、普尔索等前场首发四人组只有普尔索一人进入大名单,其他三人都被放了假。
摩纳哥凭借青训小将哈桑-埃尔-法基里、斯奎拉奇、沙巴尼-农达、马塞洛-加拉多以及替补小将洛朗-兰特里5比0摧枯拉朽般拿下比赛。
尤其是马塞洛-加拉多在七十四分钟直接任意球破门,直挂死角。
罗伊的“小弟”尼古拉斯-希斯伦在这场比赛获得了首发登场的机会,全场奉献三次抢断,拦截了格尼翁前锋一次单刀球机会,表现尚可。
格尼翁的墓碑上刻着五个名字,而磨刀的是替补席上的幽灵。
...
天空已经暗了,但圣皮埃尔街的路灯还没亮起来。
奔驰商务车的轮胎碾过修补过的沥青路面,轻微的颠簸像在提醒罗伊,这条街从未变过。
车窗外的景色缓慢倒退:三五成群的男孩在空地上踢球,足球磨损得发毛,有人险些把球踢进下水道,北非口音的骂声混着笑声飘进半开的车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