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临长城

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临长城

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临长城 (第1/2页)

我和扬媚姑娘游览颐和园出来,回到住处附近的商场,购买著名特产北京烤鸭,还与一些驴打滚等小吃。夜里还是睡沙发,感觉不错。扬媚规划,带我第三天去登八达岭万里长城。
  
  这天气不错,很欢迎我来北京似的。天天晴空万里,让我们的出行方便多了。还是天亮醒来就起床,吃得饱饱的,赶专线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后,这样来到了偏僻的八达岭长城山门。
  
  我们站在了八达岭长城的脚下,抬头望去,青灰色的城墙,如一条沉睡的巨龙,从山脚蜿蜒而上,一头扎进远处的云雾里。砖缝间的青苔与斑驳的痕迹,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那一刻,课本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句子突然有了重量,不再是文字,而是眼前可触摸到的历史温度。
  
  拾级而上,才知攀登的意义。最初的台阶还算平缓,青砖被亿万双脚磨得光滑发亮,却仍带着棱角分明的厚重。愈往上行,坡度愈发陡峭。有些路段几乎需要手脚并用。扬媚走累了,我时而还牵引一下,让她缓过气来。一阵风吹来,我仿佛听见了古代戍边将士的呐喊声。扶着城墙向上望,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碉楼,那飞檐翘角,虽历经风雨,却依旧透着雄浑的气势。我们好奇地走进一座碉楼,石壁上还留着模糊的刻痕,或许是某个士兵的名字,或许是某次战役的印记。指尖抚过,象是与千百年前的人们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行至高处,视野突然开阔。脚下的长城,如巨龙摆尾,一头连着群山深处,一头向着广阔无垠的平原眼伸,将天地间的壮阔尽收眼底。远处的烽火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让我想起“烽火连三月”的紧急,想起“大漠孤烟直”的苍茫,想起“长河落日圆”的美丽,也想起“家书抵万金”的无奈山风掠过耳际,还带着草木的清香,此时再看脚下的每一块砖,都不再觉得这是普通的砖石,它是秦始皇派蒙恬北筑长城时的号令,是汉代戍卒守边的家书,是明代工匠精心雕琢的匠心,更是无数百姓用血汗筑起的脊梁。
  
  我们边漫步,边照相,还遇到一个外国美女,一个留学生打扮的西方姑娘,扬媚抢了一个镜头,把她拿在我的身边,特殊的印记。中午后,游客渐渐在减少,估计大家都有些饿了,累了。我们再看看,也准备下山。从行人观察,中青年居多,也遇到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缓缓而行,脸上充满笑意。其中一位老人指着远山激动地说:小时候只在画里见过,今天终于摸到了。这句话突然提醒我,长城从来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情结,我无论走多远都能回望的根。沿途还有不少外国朋友,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眼前的奇观。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长城早已不止是中国的奇迹,中国的骄傲,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离开时,夕阳为长城镀上了金边,回望那蜿蜒的城墙,它依旧静卧在群山之间,却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登长城,登的不仅是一段山路,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触摸的不仅是冰冷的砖石,更是一个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这条巨龙,沉睡了千年,却始终在中国人的血脉里苏醒着,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在山门游客中心候车时,扬媚为我选了一件白色的体恤衫,胸前印有八达岭长城的图片,背后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我立刻穿在身上,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幸福感。中华大地千秋盛,万里长城五岳连。这个五一,总算实现了我多年亲临万里长城的梦想,为我首次北京之行画上了圆满的**。
  
  返回中心城区,在长安街下车,再次回到天安门前合影,再去意犹未尽地参观故宫,加深了印象。回到左家庄,好好享受了烤鸭等美食。这个夜里过得不开心。与扬媚合租的女同事从老家来了好几位家人,有老有小,怪吵闹的,我们说话都不方便。把环境弄差了,一夜都不得舒心,不安宁。早上起来,觉还没有睡醒,就不得不起来,为当天的南方返程做准备。
  
  我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北京西站。她买来新鲜的草莓,一起享受。她把我送车后,只说了一句话:你放心地去吧!然后就坚毅地转身离去,返回公司上班了。我们难舍难分的时刻,就这样在短暂的分离中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