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东宫风云与后宫暗流 (第1/2页)
李治被立为太子,入住东宫。然而,东宫之中并非风平浪静,一场新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李治身边的谋士们深知他初登太子之位,根基不稳,纷纷出谋划策。其中,太子詹事于志宁忧心忡忡地说道:“太子殿下,如今朝堂之上虽表面平静,但暗地中支持魏王的势力仍在蠢蠢欲动。您需尽快树立威望,收拢人心。”
李治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但朕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于志宁思索片刻,道:“殿下可从整顿东宫官员入手,选拔贤能之士,淘汰那些心怀二心之人。同时,多参与朝政,展现您的治国之才。”
李治采纳了于志宁的建议,开始着手整顿东宫。他亲自考察官员,对于那些忠诚且有才能的人加以重用,而对于那些与魏王有牵连的人则予以贬斥。一时间,东宫的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在被贬斥的官员中,有一位名叫韦挺的人,他本是李泰的亲信。被逐出东宫后,他怀恨在心,暗中与李泰勾结,妄图报复李治。
“魏王殿下,李治如今在东宫大肆整顿,分明是想打压我们的势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韦挺对李泰说道。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哼,李治这小子竟敢如此嚣张。你有什么办法?”
韦挺想了想,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制造一些事端,让李治陷入困境。比如,散布一些关于他的负面谣言,再买通一些大臣在朝堂上弹劾他。”
李泰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好,就按你说的办。一定要让李治名誉扫地,让父皇对他失望。”
很快,长安城又开始流传一些关于李治的谣言,说他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这些谣言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心中十分不悦,他把李治召进皇宫,严厉地问道:“治儿,朕听闻你在东宫沉迷酒色,可有此事?”
李治心中一惊,连忙跪下说道:“父皇,儿臣冤枉啊。这定是有人恶意中伤儿臣。儿臣每日都在努力学习治国之道,从未有过沉迷酒色之事。”
李世民看着李治,心中有些怀疑。“哼,无风不起浪。你最好给朕解释清楚。”
李治焦急地说道:“父皇,儿臣可以让东宫的官员们为儿臣作证。而且儿臣最近一直在整顿东宫,得罪了一些人,这些谣言定是他们散布的。”
李世民沉思片刻,说道:“好吧,朕暂且相信你。但你要尽快查明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李治回到东宫后,立刻派人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追查,终于发现是韦挺在背后搞鬼。
“太子殿下,我们已经查明,谣言是韦挺散布的,他与魏王勾结,妄图陷害您。”手下的人向李治汇报。
李治心中十分生气,他立刻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勃然大怒。“李泰,他竟然如此不知悔改。传朕的旨意,将韦挺打入大牢,严惩不贷。同时,警告李泰,若再敢有任何不轨之举,定斩不饶。”
李泰得知韦挺被抓后,心中十分害怕。他知道李世民已经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谋士,如今我们该怎么办?父皇已经警告了我,若再轻举妄动,恐怕性命不保。”李泰焦急地问道。
谋士沉思片刻,说道:“殿下,如今我们只能暂时蛰伏,等待时机。您可以向陛下表明您的忠心,让他消除对您的疑虑。”
李泰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这就进宫向父皇请罪。”
李泰来到李世民的书房,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道:“父皇,儿臣知道错了。儿臣不该轻信小人之言,做出如此糊涂之事。还望父皇饶儿臣一命。”
李世民看着李泰,心中有些不忍。“泰儿,你若真心悔改,朕可以饶你这一次。但你要记住,不可再犯。”
李泰谢恩后,离开了皇宫。他心中虽然暂时放下了一块石头,但对李治的怨恨却更深了。
在后宫中,武才人虽然被打入冷宫,但她并没有放弃。她暗中收买了一些宫女太监,让他们为自己传递消息。
“才人,如今太子之位已经定了,是晋王李治。”一位宫女向武才人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