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心险恶 (第1/2页)
这一夜,石守信睡得很不踏实。
很多事情,变成了线索,然后在脑子里推演,梦中所见的全都是这些事。
醒来后,全身冷汗。
预感的事情逐渐变得清晰,一张黑暗的阴谋大网渐渐落下。起床后,石守信用军中常见的那种止血白色麻布条,将那份誊抄的书信绑在自己小腿上。
走出军帐后,就看到在外面守了一夜的孟观,正打着哈欠四处张望。
“走,去马厩牵马,就我们二人上路。”
石守信随口吩咐了一句。
孟观本还想再说什么,却见石守信对他不动声色点点头,于是跟在对方后面,什么也没说。
来到马厩,石守信转过头对孟观小声问道:“这一趟回去,是大富贵,也有大艰险,你来不来?”
“来!”
孟观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那这便出发。”
石守信点点头,二人牵着马出了大营,骑上战马朝褒斜道入口褒中而去。他们在褒中歇息了一夜,其间有好几次孟观都想开口问询,然而石守信都示意他不必多问。
第二天启程前往褒斜道的必经之地石门(地名)。
然而,正当他们穿过石门那狭长的山间隧道时,在隧道的尽头,有几十个手持弓弩的“盗匪”将他们拦住了。
有些盗匪身上的半截札甲都没脱!
孟观拔出佩刀,护卫在石守信身前。他的表现虽然英勇,但额头已经渗出冷汗。倒是他身后的石守信一点都不慌张,让孟观退到一旁。
石守信将马匹后背上驮着的木盒子拿出来,递给盗匪当中看起来领头的那人。
“我们可以走了吗?大都督应该没有下令让你们杀死我们吧?”
石守信面色肃然问道,不怒自威。
“石监军,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还请见谅。
我们这就离开。”
那人先是一惊,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木盒,讪笑说道。
“你们倒是会装,石某丢了信物,回长安禀告大将军也是一死。大都督好手段啊,他杀我们还不用脏自己的手。”
石守信冷笑着环顾一众“盗匪”,那些人都不自觉的低下头。
这件事谁理亏一目了然,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只是跑腿办事,什么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石监军,这些废话就不用说了。
反正,你事后说什么话,都没有人会相信。
大家都是替人跑腿的,你我没有私怨。
我就好心提醒你一句,不如出了褒斜道就往凉州跑,以后隐姓埋名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告辞!”
“盗匪首领”领着手下鱼贯而出,离开了石门。一旁的孟观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等那些人走远了以后,石守信看向孟观问道:“你怕了么?”
“石监军,说不怕是假的,只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孟观有些手足无措。
那些人明显就是钟会的亲信,拦截他们二人。当然了,这跟他们多少人上路无关。
再多带些人也没用,他们人多,钟会派出的人也越多,最后结果可能更差。
“杀人必有痕迹,而且百口莫辩,钟会杀我们才是下下策。
反倒是留我们一命,活人容易找到。即便是我们解释再多,也无法自证清白。
即便是有人怀疑钟会,只要发海捕文书抓到我们二人,他便能洗脱嫌疑。
长久不见报功的文书,大将军必定派人来问询,一番对质下来,就会知道我们因为丢失书信畏罪潜逃。
谁会去追究书信是不是钟会派人劫的?抓贼要拿赃的!”
石守信冷笑解释道。
孟观恍然大悟,难怪出发前石守信就说这次送信异常危险,原来核心的问题就在这里啊!
钟会杀了他们,那么等于是替他们证明了清白。司马昭查证的重点,必然是利益攸关的钟会。
但不杀他们,嫌疑最大的就是送信之人了。
无论是被劫了,还是弄丢了,都是石守信他们的一面之词,无法取信于人。
现在无论石守信他们要不要去长安通报司马昭,都是死路一条。
“那我们现在岂不是死定了?”
孟观有些担忧的问道。
“怎么会死呢?我们还剩下一口气,这也是我不让你叫另外两人一起跟随的原因,走吧,回长安再说。”
石守信摆了摆手,牵着马继续前行。
孟观心中稍安,点点头跟在石守信身后。
……
褒斜道的风景很美,不过石守信和孟观却没有心思驻足观看。
这一路快马在栈道上奔驰,跟玩命差不多。几次都险些掉到水里,那种体验实在是不算好。
不过幸运的是,褒斜道是魏军在汉中的主要粮道,没有之一。这里的运输条件最好,还有一大半路程可以水运,途中有四五个转运的临时粮仓。这一路都不缺吃喝。
二人走褒斜道走了四天,终于穿过斜峪关抵达郿县。
直到此刻,石守信才松了口气,毫无形象的坐到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官道北面隐约有座城,正是郿县县城。
他解开绑在小腿上“附件”,面带笑容对孟观扬了扬说道:“有这东西在,命丢不了。”
“石监军!这是什么啊!”
孟观大喜,连忙凑过来询问观摩。
“木盒子里的书信,我已经出发前拆开盒子,誊抄了一份,包括报功的名单。”
石守信嘿嘿冷笑道。
卫瓘这龟孙子,钟会这龟孙子,石守信在心中发誓,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饶不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