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心险恶 (第2/2页)
“石监军,您……是怎么知道钟会要派人中途拦截书信呢?”
兴奋过后,孟观满肚子疑问。
“那夜军议,卫瓘居然公然当着钟会的面,说要我把战报带回去,还言明了送信的出发时间。
卫瓘为人心思缜密,他如何会不知道钟会心怀鬼胎?就算钟会是个老实人,监军当着大都督的面,直言此事也非常不妥。”
石守信解释道。
孟观恍然大悟,终于明白石守信为何会如此了。
监军和主将,本身就不对付,也不可能好得穿一条裤子。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古来就有的道理。
卫瓘在钟会面前,将石守信要办的事情,以及出发的时间都说出来了。
等于是直接告诉钟会,你接下来快点把信使拦住呀!
而石守信此前走的是褒斜道,还参与了栈道建设。现在赶回长安送信,必然会走路况更好,也更熟悉的褒斜道。
走傥骆道是不可能的。
至于卫瓘为何会如此,不得而知。但无所谓,因为无论如何,都是在坑石守信。
“大将军收到信以后,他什么也不会说。
卫瓘也不会说,拦截书信的钟会更不会说!
这件事就会烂在他们肚子里!
石监军当真是妙计啊!”
孟观一脸钦佩,石守信真是有勇有谋,不动声色,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向来不忌惮以最坏的心思,去揣摩对我有恶意的人。”
石守信感慨说道,将那个紧实的丝绸包裹揣入自己袖口,然后翻身上马。
他这次其实在赌钟会这位大都督会不会自作聪明。
因为很多聪明人,都以玩弄他人为乐,认为自己的思维高人一等。
钟会截杀信使,无疑会给他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真要去做,钟会心中会感觉膈应,被自己粗糙的手腕蠢哭。
唯独让信使活着却百口莫辩,为自己洗脱嫌疑,才更能显出钟会这个大都督智珠在握,如同猫戏老鼠。
二人骑马路过郿县县城,根本不作停留,直接向东赶路,一天一夜就抵达了长安。
在长安城外驿站安顿下来,石守信对孟观说道:“我去一趟关中都督府,找大将军禀明军务,你就在这里等着吧。”
孟观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石守信吩咐了几句以后,便朝长安城门走去。进城后,他没有去找司马昭,而是找人询问了羊祜是不是跟着洛阳禁军一起到了关中。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石守信便悄悄来到羊祜在关中所居住的小院内。
此时此刻,羊祜正在院子里练剑,得知石守信上门,立刻大喜过望。
“敢当,你怎么回关中了,我还在想你这次会如何立功呢!”
羊祜拉着石守信的胳膊说道。
“叔子,我有急事要禀告大将军,但都督府人多眼杂,麻烦你去找大将军来这里私下会面。”
石守信恳求道。
羊祜看他面色严肃,于是点点头:“这件事好办,那你就暂时在此等候,我去去就回。”
羊祜是爽快人,直接让石守信在书房里等着,起身便出了门。
呆在羊祜居所的书房内,石守信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钟会摆明了在坑他,卫瓘似乎也没安好心,用他去试探钟会的底线,把他当工具人。
杜预对石守信有过暗示,还是离开汉中比较好,明哲保身,他肯定知道某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思来想去,石守信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如果想在一个更高更大的圈子里面混,甚至混出头,作为新人和底层,被别人欺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唯有变强,才能赢得尊重,活得精彩。
你能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这样自然就会很累。
可是,石守信又不得不往上爬,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拥有的越多,就越需要实力去守护已经拥有的,一刻也不得停息。
石守信忍不住叹了口气,所有疲惫与折腾,终究还是自找的麻烦。正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书房门被推开,羊祜领着司马昭走了进来。
老实说,司马昭对石守信的初始印象还是很好的,但却因为曹髦那件事,急转直下。
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再加上那些事情都被算到了石崇头上,所以司马昭总算还是记住了石守信“忠勇”。
此人可以说是死心眼,却绝不是两面三刀,这便是司马昭现在对石守信的大体看法。
“石守信,你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关中都督府与我说,偏偏还得在叔子这里?”
刚刚落座,司马昭就毫不客气的呵斥道。
“石某奉卫监军之命前往长安送信,但路上被钟会的亲信拦住,抢走了书信。
钟会党羽甚多,石某不知道谁暗地里投靠了他,或许大将军身边就有人暗通钟会,所以下官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这里面见大将军。”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道。
“你这一面之词的,让我好生为难啊,送个信还给弄丢了。”
司马昭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石守信才好。你连书信都丢了,谁知道是被钟会的人抢了,还是你路上掉河里丢掉了?
正反都是你一张嘴在说,即便确实如你所说,我又如何采信呢?
司马昭大失所望,感觉来这里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他看向石守信,等待对方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