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长明灯·莫城 (第1/2页)
莫城的天色阴沉已久。
不知从何日起,百里之地昼不照阳,云压低垂,天仿佛褪了一层颜色,连阳光都变得灰败。
坊间传言四起,说是“佛神动怒”、“冤魂夜行”。
近月来,城中孩童失踪者已有十七户,失踪时间皆集中在夜半或日落时刻,走失之地多在庙市之间、巷角僻静之处,最诡异的一个,竟是从自家府上无声消失。
更有古怪之事接踵而至。
城东有户张家,婢女晨扫时,发现墙壁上多出数十只细小手印,大小似孩童,顺着墙根一路攀爬上窗,指痕油腻湿黏。
府中少爷莫名疯癫,日夜嚷着“手、手都睁开眼了,看我、看我——”。
城南泷桥边的渡夫,夜间撑船归岸,船下水波涌动,有白影漂浮水面,起初看似人头,待靠近细看,却是个漆黑的佛珠手串,在水里浮沉之间,似伴有低语声响起,“点灯……点灯……”
城西学馆内,一童子午时打盹,醒来后突疯癫大哭,说是梦到千手观音,“好多手…好多眼睛……”
***
几里之外的桑城,八角胡同如往常幽静。
“叮铃叮铃。”铃铛声在院子里响起。
阳光洒落在院中,苏凝正躺在榻上,闭着眼睛晒太阳,她手腕上的手串铃铛无风自动,铃铛声回荡在寂静的小院中无端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最近手串铃铛响得很频繁。”离洛捧着一碗洗好的青提缓步走到苏凝的塌旁,坐到身侧的塌上,伸手把一颗青提喂到苏凝的嘴边。
苏凝感觉到嘴边的凉意,张嘴把青提含进嘴里,酸甜的汁水充斥在嘴里。
自从恶犬灯里出来后,魂灯就再也没有动静,像安分了下来一样,而苏凝也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她的睡眠时间越来越长,几乎一天内有半天都在榻上。
而现在看来这种安宁的日子又要结束了。
苏凝睁开眼,看着腕间轻轻晃动的铃铛,风未动,铃先鸣。
只有感应到怨气,铃铛才会响动,而响得这么频繁的情况她还是第一次见。
苏凝漂亮的柳眉轻蹙,“的确不大对劲,不像普通的怨气……更像是,有人刻意引魂聚怨。”
她从榻上站起身,仰头看天。
方才还晴空万里的天空如今已经变得乌云密布,阳光被遮住,一群乌鸦绕屋盘旋三圈,落在远处的枝桠上,嘶哑鸣叫。
这一刻,她忽有一种预感。
方才才消停不久的铃铛忽然一震,发出一声脆响。
下一秒,外头传来急促的叩门声。
“叩叩叩——”
“请问是……苏天师吗?!求天师救我儿一命!”
苏凝立刻走到门口,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外头立着一对满面惊惶的主仆,其中一个少妇怀中抱着一名年约五六岁的小孩。
孩子蜷缩在少妇的怀里,面色潮红,昏迷不醒。
“苏天师,我们是来自莫城周家的。”
苏凝望着周夫人怀里的男童,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非常烫,“孩子怎么了?”
“不知,前几天福生看着像发了噩梦哭醒,突然就发起高烧来,整个人昏迷不醒,看了许多大夫,吃了药都不见好,我们怕是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便也请了许多道士,都道不出个所以然来,听说桑城八角胡同的苏天师乃得道高人,便不请自来。”周夫人虽然面色惊慌,但还算镇定。
苏凝往旁边让去,让这对主仆进来,“先进来吧。”
周夫人的丫鬟佩芸扶着她踏进苏凝的屋子。
离洛听见动静,非常自觉地去烧了壶热茶,端到厅堂。
福生身上没有任何伤口,模样也很正常没异样,只是发高烧昏迷不醒。
“近几日福生接触过什么陌生人吗?或者去过什么特殊的地方,或者碰过什么东西吗?”苏凝语气温和,无形中安抚了周夫人的焦虑。
“最近府上没有人来访,特殊的地方?”周夫人抱着福生回忆,“我想起来了,前几日我带着福生去过一次长明寺,福生碰了供台前的长明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