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章 长明灯·莫城 (第2/2页)
苏凝闻言挑了挑眉,“长明寺?长明灯?”
“长明寺是我们莫城的一座百年古寺,最有名的便是寺中的千手观音,还有长明灯,据说点上一盏,便能福延七世,还能长寿。”周夫人连忙解释道。
苏凝点点头,替周夫人倒了一杯热茶,“夫人有听见福生发噩梦的呓语吗?”
“听不是很清楚,不过福生一直重复着“很多手”和“很多眼睛”的话语。”周夫人喝了一口茶说道。
苏凝“嗯”了一声,“看来我们得去一趟长明寺了。”
离洛已经习以为常地去收拾他们的包袱了。
“以灯为引,引汝回神,魂归!”苏凝的指尖冒着蓝光,点在福生的眉间,福生身上滚烫的热度终于渐渐降了下来。
周夫人见状才重重地松口气,觉得这次终于找对了人。
没多久,苏凝和离洛便踏上周夫人的马车,一同前往莫城。
***
莫城之行,始于一场雨,也终于两日后的一场雨。
苏凝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阴沉的天色。
雨丝密密织织,城门之外的黄土路早已泥泞不堪,车轱辘碾过水坑,溅起一层层污泥,打湿了行人的衣角。
马车内,周夫人抱着沉睡中的福生,低声对苏凝道:“苏天师,多谢你愿随我走这一趟……救我儿子一命。”
“周夫人言重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乃天经地义。”苏凝的目光从车窗外移至周夫人的脸上一瞬后又把目光重新放到车窗外。
马车缓缓驶入莫城。
入眼第一景,便是压顶的浓雾。
整个莫城仿佛罩在一团灰黄的雾气中,阳光无法穿透,连呼吸都仿佛带着潮腥与腐烂的气味。
街边行人寥落,面容晦暗,大多数低着头,神色惶惶。
“叮铃——叮铃——”
腕间的手串铃铛无风自动,发出急促的声响。
“千手千眼观世音,一灯长明渡众生……”车外响起阵阵童声,伴随着雨滴声更显得诡异。
苏凝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城门内的情况,她的目光被城门内的一处景象牢牢抓住。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五六岁,他们拦截着所有马车进行乞讨,周夫人的马车也毫无意外地被拦截了。
这些孩子都缺少身体的某个部分——有的没了手臂,有的没了眼睛,最令人心惊的是,所有孩子的面部都被严重毁容,结痂的伤口扭曲了原本稚嫩的五官,丝毫看不出他们原本的面貌。
“叮铃——叮铃——“铃铛响得更急了。
“这些孩子...”苏凝忍不住开口问道。
周夫人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唉,最近城里不太平,许多孩子莫名其妙失踪,都说被人贩子拐了,世道又不好,多的是人家养不起孩子就把孩子丢了。”
她压低声音,“有人说这是有妖魔作祟,所以大家都去长明寺上香求平安。”
苏凝闻言仔细观察着那些孩子,果然发现那些伤口边缘整齐,断肢的截面也很平整,明显是被人为切断的,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她下意识抓住了离洛的衣袖。
周夫人见越来越多乞儿围上来,连忙丢了一袋钱,吩咐车夫赶紧走,“快回府上吧。”
苏凝莫名感觉到有股视线在暗处窥视着。
那些残疾孩子空洞的眼神注视着周夫人的马车离去,他们不哭不闹,只是机械地伸手乞讨,仿佛灵魂早已被抽离。
“怨气很重。”离洛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这座城已被怨气侵染很久了。”
苏凝嗯了一声,她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离洛能听见或者感应到常人听不见或感应不到的东西。
空气中飘荡着丝丝缕缕的怨气,像有生命的触须般缠绕在每一个行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残疾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怨气最为浓重,几乎要凝结成实体。
雨一直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