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985章 一门二王一侯

第985章 一门二王一侯

第985章 一门二王一侯 (第1/2页)

成化二年四月,春回大地,京师紫禁城内,朝日初升,金銮光照。
  
  朝廷颁布重令,于朝鲜故地设立“大明辽东东路都指挥使司”,设官驻节,掌军政粮储,直辖于朝廷。
  
  自鸭绿江起,沿海而东,至朝鲜三浦诸港,千里疆域尽归大明版图。
  
  昔日藩属,如今列入州县。
  
  中朝千年格局,自此改写。
  
  战后论功行赏,朝堂之上,百官列位,君臣肃然。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武国公徐华。
  
  他年近花甲,领大军东征,一月平定朝鲜。
  
  火器阵、铁骑阵、三日破平壤,半月下汉城,兵锋所至,百姓不扰,军纪严明,堪称古今罕见。
  
  他曾统军灭瓦剌,平北虏,又领东征之师,靖夷裨国,文武并举,德望兼备,天子亲书“功盖七朝”四字,赐之金简,加封“武成郡王”。
  
  如此前徐闻所说,此战之后,徐华解甲归田。
  
  这也是他能受封郡王的主要原因。
  
  其二,内阁首辅徐谦,封建安侯。
  
  徐谦调度有方,制敌于未乱。
  
  早在战争未起之时,便力主出兵,缜密筹划,协调军粮火器、调集南北兵马、稳固京师根本。
  
  其谋远,其断明,世称“纸上调兵第一人”。
  
  又在战后推行辽东六郡治策,安民心、定税制、遴良吏,为平定之地立法如天。
  
  建安侯之名,众望所归。
  
  其三,靖虏将军徐林,加封“太子太保”。
  
  徐林年少持节,掌中军之权,勇毅绝伦,破建州三卫,斩敌酋于阵前。
  
  其兵风如火,其将令如山,朝鲜之战,其为左翼先锋,以火器开道、铁骑压阵,一战破平壤,一夜入汉城,战功赫赫。
  
  于是,徐氏一门,公侯王齐列,一时天下震动,百官侧目。
  
  “徐家,一门二王一侯,忠勇三代,盛于唐室韦苏、宋时韩氏。”
  
  朱见深皇帝亲自下诏,公开表彰徐家三代:
  
  “越王徐闻:忠德厚载,九朝顾命,为国谋政,镇压权奸、整肃朝纲,乃大明定海神针!”
  
  “武成郡王徐华:平定瓦剌,荡平朝鲜,功盖天下,堪称当代战神;”
  
  “建安侯徐谦:明镜高悬,刚直不阿,内理中枢,清纲肃纪,佑国安民;”
  
  “靖虏将军徐林:年轻有为,勇猛果敢,北战女真,南破朝鲜,名动四海。”
  
  “其家风,其血脉,其忠义,实为大明楷模!”
  
  群臣齐呼“天朝有臣若此,社稷无忧!”
  
  朝会之后,有言官上奏:
  
  “越王府三代为国尽忠,屡建奇功,封公封王已尽,已无更高爵位可赏,既如此,不如赐其封地,一来慰功臣,二来也安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立刻在朝堂上引发热议。
  
  “如今朝鲜平定,地广人稀,正好可以封为一地。”
  
  “越王功勋盖世,如今若不加赏,难免让天下忠臣寒心!”
  
  “授地不为私,实为国家之恩,皇恩浩荡,岂可吝惜?”
  
  就连一向持重的内阁次辅于谦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徐家功劳实在太大了,要是搞不好,可能会盛极而衰。
  
  皇帝现在还小,万一长大了翻脸不认人,拿废帝朱祁镇之事说事,越王府可咋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