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07章 徐闻的计划

第1007章 徐闻的计划

第1007章 徐闻的计划 (第1/2页)

听闻绍兴血案,江南州府,各级官员人人自危,心惊胆战。
  
  绍兴知府在书房连夜焚毁旧日与士林来往的书信,吓得汗如雨下。
  
  “我不过是资助书院讲堂些许银两,怎就成了‘勾结士绅’?”
  
  他反复念叨,生怕下一封杀令落到自己头上。
  
  嘉兴知府更是干脆闭门不出,传令:“府衙不得接待任何书院代表,谁敢替士子说情,立刻逐出衙门。”
  
  宁波知府半夜逃亡,被巡逻兵抓了回来,押送到京师问罪。
  
  一夜之间,原本遍地书香、风流才俊的江南,化作寒蝉之地。
  
  谁还敢讲学?
  
  谁还敢谈政?
  
  连乡村塾师都开始改讲《农桑经》不谈经世之言,只怕一开口就被扣上“鼓动士乱”的罪名。
  
  百姓们最初震惊,继而沉默,最终变得麻木。
  
  “这些读书人,平日高高在上,说什么礼义廉耻,结果一打就跪,一跳就死,值当的吗?”
  
  “听说那谁,骂得最狠的那个讲师,背地里收了多少银票,现在被一刀砍了,连骨头都没人敢认。”
  
  “徐家杀人多,可咱老百姓这几年也确实少了些贪官恶吏……”
  
  茶楼酒肆里,众人议论纷纷,但多是低声私语,没人敢高声评说。
  
  江南血案震动朝野,京中风声鹤唳。
  
  内阁议事厅内,气氛异常凝重。
  
  “绍兴死伤千余?!”
  
  礼部尚书李贤的声音提高八度,手中的折子几乎摔在地上:“他们是读书人,不是贼寇,怎可屠之如狗?”
  
  工部尚书赵荣冷笑:“读书人?聚众造反,勾结通倭奸商,还称得上‘士子’?若越王不杀,朝廷颜面何存?”
  
  他祖上的西域人,江南读书人一向瞧不起他们这些外地士子,这些年幸得越王提拔,否则赵荣仕途堪忧。
  
  越王这波乱杀,赵荣举双手支持。
  
  兵部尚书于谦叹了口气:“可如今全国书院人人自危,学子纷纷闭门不出,连太学也有人上书弹劾,说朝廷已背离礼制道统,这事闹大了。”
  
  最沉不住气的是新任户部尚书年富,连连拍案:“这次杀得太狠了!江南的钱粮是咱们国库的命根子,商贾虽贪,士林毕竟是桥梁,桥断了,怎么走下去?越王这是把江南当敌国打!”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首辅徐谦。
  
  他脸色如常,只淡淡说:“诸位稍安,江南乱象,非一日可清,若不出重手,便是养虎为患。”
  
  礼部尚书李贤冷哼:“如此重手,朝廷怕是要背上千古骂名了。”
  
  虽然他和徐谦关系深厚,但屠戮士子这等事,的确影响太大!
  
  也的亏越王德高望重,换做是别人,哪怕是皇帝,都会被喷成狗。
  
  徐谦轻声道:“宁做千古罪人,不做乱世庸臣。”
  
  一句话,堵得众人哑口无言。
  
  但这场争论,很快传入御前。
  
  成化帝朱见深看完密报,脸色冷峻。
  
  片刻后,他把奏章往案上一扔,无奈道:“相父……果然还是他,手段狠辣,倒也干净利落。”
  
  左右太监不敢吭声,只静静立于一旁。
  
  成化帝沉吟良久,吩咐道:“传旨内阁,江南之事,既已定局,不再追问,徐家父子,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这是皇帝的态度:不表扬,也不追责,但天下人心,并非如此轻易平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