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1009章 越王亲征

第1009章 越王亲征

第1009章 越王亲征 (第2/2页)

“倭贼屠我妻儿满门!我求陛下,莫讲仁义道德,也莫再讲诏安招降,杀过去,杀到他们老巢去!”
  
  老百姓的愤怒,如怒涛般在南方蔓延开来。
  
  他们不再相信招抚,不再信任谈判,眼中只有一条路:挥军东进,征讨倭邦!
  
  民意在身,首辅徐谦上疏言道:“倭患一日不除,我海疆终不得安宁!”
  
  “自太祖皇帝立国起,便施海禁以固疆界,然则百余年来,东夷愈发猖獗,今我大明国力正盛,若再忍气吞声,只是白白耗费钱粮,不若主动出击,荡平外夷,还天下一个安宁乾坤!”
  
  成化帝朱见深听后,沉吟许久。
  
  次日,召越王徐闻入殿密议。
  
  这位九朝老臣,虽八十余岁,白须如雪,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毫无衰老之态。
  
  徐闻记得,早在一年前,大明便向日本下达警告,让他们一年之内解决倭寇之患,否则大明将陈兵日本。
  
  如今细算日子,也差不多到时间了。
  
  于是,徐闻建议再次派遣使团出使日本,递交最后通牒。
  
  此次使命,仍由礼部郎中沈廷章担任。
  
  朝会散后,皇帝回宫途中,走至御花园边的小道,突然问道:“相父,倭人真会屈服通牒吗?”
  
  徐闻闻言,只微微一笑:“通牒不是给他们看的,是写给天下人看的。”
  
  “以倭人之秉性,倘若我大明不出兵,他们决不会真心剿灭海寇,对他们来说,海贼扰我江海,便如养虫咬敌墙,岂不乐见其成?要他们真动干戈,自废羽翼,那代价,远比他们所能承担的高得多。”
  
  朱见深沉默良久,蹙眉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徐闻郑重拱手:“老臣此举,不过是为东征日本寻个借口,东南之患,不可再拖!”
  
  “倘若不能彻底根除海寇之祸,那我大明的海疆将永无宁日,每年耗费数百万银两养船养兵,还得处处设防,仍不得安生,这账,早该算总账了!”
  
  朱见深闭目片刻,长吸一口气,终究点了点头。
  
  “倘若真要动兵,相父以为,该派何人为帅?”
  
  徐闻朗声一笑:“倭国弹丸之地,形同鸡肋,倘若由老臣亲率水师,三月之期,足可灭其国祚,断其贼源!”
  
  “什么?”
  
  朱见深大惊,脚下一顿,几乎要脱口而出的那声“不可”硬生生压了下去。
  
  他转头望向徐闻,那位白须如雪、面容清峻的老臣,神情竟毫无动摇之意。
  
  “相父……你……你已八十三岁了!”
  
  朱见深下意识退了一步,仿佛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朝堂重臣,而是要披甲执戟、横越大海的老将。
  
  “你真要……亲自远渡重洋,率军东征?那可是生死之途、风浪无常,相父……你撑得住吗?”
  
  朱见深心中一阵酸涩。
  
  徐闻不仅是九朝重臣,更是他登基以来最倚重的辅相。
  
  倘若下功夫有所闪失,大明损失的不仅是一员老臣,更是定海神针。
  
  徐闻只是淡然一笑,躬身一拜:“臣虽年过八十,已无爵位功名可贪,唯愿能在有生之年,为陛下扫清海疆乱局,使百姓能安居田亩之间,不再畏惧贼寇横行!”
  
  打小日本,他必须亲自前往!
  
  徐闻抬起头来,眼中透出从容与果决。
  
  “臣此去,不求生还,但求不辱。”
  
  朱见深心头震动,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
  
  他看着眼前这位已近风烛之年的老人,却仿佛看见了他年轻时的模样:
  
  战马嘶鸣,旌旗猎猎,披甲执锐,横刀立于战船之首,指挥千军万马,荡尽倭患余孽。
  
  ……
  
  那一刻,朱见深终于明白:
  
  有些人,生来就是为风浪而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