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爵可封来心难驭,权若旁落祸登门——!! (第2/2页)
那就不是儿女私情的问题了,而是逆天大罪!
居然要篡位登基?她可知这是诛灭九族的死路!
……
大宋!
赵大和赵二看着天幕的内容,却并没有太多波动。
他们对这段历史自然是熟稔于心。
武则天的确登基为帝,史书有载。
她本是太宗宫中一名才人,后与李治私通,待李治即位后——
他将已出家的武媚娘再次迎入宫中,封为皇后。
这类“开大车”的事,在唐朝其实并不稀奇。
那时的大唐风气开放,女子地位并不低下。
她们可以骑马驰骋、谈笑风生;也能改嫁再婚,谈论国政。
上官婉儿能执笔掌诏,太平公主更能参与朝局。
然而,到了宋朝,这一切已是昨日黄花。
时移世易,女子自由早已收紧,外戚干政更是红线所在。
“武则天称帝,血洗李家宗族,使大唐一度动荡。”
赵大面色凝重道:
“此事,在我赵家祖训中明文规定,不可重蹈覆辙。”
外戚可以供养、可以安抚,也可以赐官封爵。
唯独不能让他们染指实权!
此后历朝历代,对外戚的防范日趋严苛。
再没几个皇帝敢给外戚掌权,因为都明白:历史的教训,不能再重演。
赵二也开口附和道:
“她虽称帝,未曾斩杀狄仁杰等忠臣,尚有些识人之明。”
赵大点点头,语气淡然。
可不管如何,在他们这些帝王眼中,女子称帝终究是逆道之举,绝不能容!
……
洪武时期!
“女子登基为帝,真乃史所罕见,遍阅典籍,也不过孤例而已。”
老朱语气平稳,言中未含太多讥刺,反而带出几分敬意。
他对那位武则天的态度,倒也并不全然否定。
毕竟,若从命运的起点看,她和他一样,都是最不被看好的人选。
一个是女儿身,注定难登庙堂之高;一个是乞讨为生,朝不保夕。
可偏偏就是这两人,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换句话说,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佩服归佩服,那是大唐的事,跟咱大明无关。
老朱作为一朝开国皇帝,说起历史人物,也愿意客观点评几句。
可若这事真敢在他大明上演,那老朱绝对当机立断、毫不手软。
女人想称帝?
嘿!你们武家的祖坟都得给我掘了!
老朱建国之初,便立下铁律——后宫不得插手政务。
谁若敢越界插话,哪怕一句闲言碎语,都得受处置!
当然啦,若是自己家的闺女,那还是能讲几句的。
朱元璋自认,自己家的女人是懂分寸的。
马皇后当年他是想提拔她娘家兄弟的,结果马皇后一口回绝。
她怕自家人没真本事,反倒仗势欺人,误国误己。
瞧瞧这觉悟,这眼光,不愧是咱的好皇后!
一旁的太子朱标接口道:
“女帝自古罕见,恐怕武则天之后再无来者。”
这番话可并不夸张。
武则天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