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入侵之战 (第2/2页)
“林总监的阐述非常清晰。”霍夫曼教授终于开口,带着严谨的赞赏,“但关于实时反馈闭环的安全冗余设计,贵方似乎……”
问题尖锐地指向了协议中最敏感的技术壁垒部分。林溪的思维刚要组织语言,意识中陈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
`>问题核心:安全冗余阈值。`
`>可公开数据层:已解锁(文件A7-Sec3)。`
`>关键壁垒层:启动“迷雾”协议。`
`>语言中枢接管授权:临时一级。`
下一秒,林溪感觉自己的唇舌仿佛被一股温和却强大的力量引导着。她听到自己清晰、专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学术谦逊的声音响起,精准地引用了公开的技术白皮书内容(文件A7-Sec3),巧妙避开了核心算法细节,同时用几个前瞻性的开放性问题,将霍夫曼的注意力引向更广阔的协作可能性(“迷雾”协议生效)。她的大脑甚至不需要思考措辞,如同一个最精密的发声器官,完美执行着来自核心区的编译指令。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毫无破绽。CFO约翰·瑞纳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手指在平板上敲击得更快了。林溪意识中的数据层里,代表他入侵工具的信号强度陡然飙升,红色的警告框疯狂闪烁:
`>[警告]入侵强度提升!检测到意图深层解析模块加载!`
`>[反制升级]:`
`-意图模拟器强度提升至“高度自信”。`
`-反向追踪链路建立完成!目标物理地址锁定:CFO办公室主机(MAC:**:**:**:**:**:**)`
`-神经诱饵“秘匣”部署就绪!是否激活?`
“激活!”林溪在意识中毫不犹豫地下达指令。她感到一股微弱的、带着特定知识结构“气味”的思维信号流,被陈屿精准地“泄露”到她被劫持的神经通路上,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诱饵文件。
会议继续进行,表面波澜不惊。当林溪终于结束阐述,在掌声(部分真诚,部分敷衍)中落座时,她后背的衣物已被冷汗浸透,指尖冰凉。意识层面的攻防消耗远超她的想象,如同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却耗尽心神的高空走钢丝。
散会后,林溪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反锁房门。她靠在冰冷的玻璃幕墙上,大口喘息,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和过度使用的神经。
手腕上的手环传来持续的、代表“高危状态解除”的舒缓长震。同时,加密通讯自动接通。陈屿的影像出现在她办公室的屏幕上。他依旧坐在水塔实验室的控制台前,脸色是透支后的苍白,额发被汗水濡湿,镜片后的眼神带着一丝罕见的疲惫,但锐利依旧。
“入侵源已物理定位。NeuroSting攻击日志及反向追踪证据链完成固化。”他的声音沙哑,却平稳如初,“诱饵‘秘匣’被成功捕获。分析显示,攻击目标明确指向与BCI合作的核心技术壁垒和未来三年商业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