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章 “谭家菜一流 (第2/2页)
随后,他径直走到马华操作的灶台前。
望着马华做菜留下的狼藉,苏建设再次摇头。
“谭家菜咸甜适中,南北皆宜,调料更是注重原汁原味……看来你所学并不正宗,用料与手法皆属拙劣!”
在一旁观察苏建设的杨厂长眼神闪烁,他对谭家菜确有了解,这可是厂里厨子的拿手好菜。
苏建设所言与谭家菜的特征完全吻合,甚至有些细节他之前未曾知晓。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你怎么会知道谭家菜?!”
“这是我师父的秘密传授,外人不可能知晓!”
“假的!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在说谎!”
马华如遭重击,喃喃自语,无法接受自己尚未精通的谭家菜已广为人知。
在他看来,苏建设不过是个乡野厨子,否则怎会在扎钢厂工作这么久?
但苏建设怎会错过这个树立威信的机会?
“你正在做的,应是谭家菜中的黄焖**吧?”
苏建设边观察边点评,
“可惜从一开始就错了,无论是选鸡还是用料,均未遵循谭家菜的传统。仅凭香味便可断定,此菜最大的败笔在于选用了铁锅焖制。”
谈及此事,苏建设有些无奈。
他甚至没有心思去批评眼前的马华。
哪有用铁锅焖肉的厨子?
这不是胡闹嘛!
“难道你师傅傻柱没教你,焖肉得用陶罐吗?”
此言一出,
原本怒不可遏的马华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怒火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委屈。
“傻柱……师傅他只教了我切菜,这是我第一次掌勺……”
马华越说越没了自信,头也低了下去,不敢直视苏建设和杨厂长。
苏建设闻言颇感意外,不禁吐槽道:
“收个徒弟却不教做菜?那要这徒弟何用,当苦力吗?”
但随即,苏建设便释然了,心中恍然。
“想来,以傻柱的人品和当下的风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也并非不可能。”
见气氛一时变得尴尬,
杨厂长突然咳嗽了几声,打破了沉默。
“咳咳,小苏啊,你也看到了,咱们食堂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既然你有如此高超的厨艺,那就应该挺身而出,带领食堂更上一层楼。”
“你也看到了,食堂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马华也难以担当大任,所以我想暂时聘请你担任食堂的大厨,你觉得如何?”
杨厂长的话语颇为委婉,临末还不忘许下些许承诺。
“当然,你的工资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至于能否转正,还需领导们商议后再定。”
这话一出,
原本以为只是带苏建设来走个过场的郭一平,顿时愣住了。
“苏建设……这就直接成大厨了?”
但回想起刚才所吃的麻婆豆腐,郭一平还是非常认可的。
就连一旁的马华也觉得,大厨之位非苏建设莫属。
然而就在这时,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起。
“厂长,我觉得我不适合当食堂的大厨。”
杨厂长和自以为能吃到佳肴的郭一平均感惊讶。
郭一平迅速回神,轻推旁边的苏建设,低声道:“建设,别犯傻,大厨这职位多少人梦寐以求,你这是在做什么?快向厂长道歉,咱们这事就揭过,我还盼着你的手艺呢!”
苏建设未理睬郭一平,继续说道:“杨厂长,您也看到了,大厨傻柱一旦缺席,扎钢厂食堂便会大受影响!”
杨厂长虽不明苏建设意图,但仍点头赞同,因为厂内好厨师稀缺,一直是他的心病。就如最近马华做菜未熟一事,工人们纷纷抱怨,要求解决。
苏建设接着说:“因此,我想改革食堂,消除这些弊端!”
“改革?”杨厂长闻言一愣,身为厂长,他怎会不懂苏建设之意,这是要向他求官啊!但他并不急躁,决定听听苏建设的计划。
苏建设确实显得胸有成竹:“对,改革!我的计划是,在原有食堂模式外,新建一个部门,专门培养优秀厨师!”
在部门的督导与培育之下,厨师技艺得以显著提升,如此一来,咱们厂的工人便能安心愉悦地用餐,进而满怀**地投身于建设之中!
苏建设言辞恳切,目光始终落在杨厂长身上,静候其安排。
苏建设从无意挤占现任食堂主任之位。职位稀缺,若无能排挤他人,食堂主任之位恐遥遥无期,甚至可能仅得副职。
新设部门虽成败未卜,但对后厨人员影响甚大。试问食堂众人,谁不渴望厨艺精进?
以马华为例,切墩多年,偷学之菜仍做不精,实为可悲。至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苏建设并不在意。其厨艺已至宗师之境,除非能培养出大宗师级**,否则所到之处,自有饭吃,待遇无忧。
新建部门,传授厨艺?
原本旁观的切墩师傅与帮手们闻此,欣喜万分。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天大喜讯。试问在场之人,谁愿一生切墩,无缘大厨之位?
“厂长,您就答应吧!如此,我们厨艺提升,食堂饭菜既美味又安心,工人吃得满意,厂里效益定会大增!”
“是啊,厂长,您也看到了,工人们对饮食要求极高。若不答应,难以满足需求啊!”
“厂长!厂长!以前傻住时从不教我们做饭,才有诸多失误。若我们学会,定不会再有问题,您也能省心。”
“厂长,您就答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