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我的时代1979! > 第二十六章 新的身份(求追读,求月票!)

第二十六章 新的身份(求追读,求月票!)

第二十六章 新的身份(求追读,求月票!) (第1/2页)

第二天,仙舟馆。
  
  复旦中文系大一新生经历一个多月的课程,正无比期待着大师授课。
  
  今天重量级的老师出现!
  
  朱冬润教授将为大家带来“当代文学与观点文学的联系”!
  
  这可是朱东润!
  
  复旦硕果仅存的中文领域的大佬!
  
  晨雾还没散尽,仙舟馆前的梧桐叶就被学生的脚步声踩的“咯吱咯吱”响。
  
  中文系大二的林薇提着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提前半小时就往阶梯教室跑。
  
  今天是朱东润教授的公开课,主题“当代文学与观点文学的联系”,别说中文系,连历史系、外语系的学生都早早就盯着课表,生怕抢不到座位。
  
  阶梯教室的门刚推开条缝,热气就裹着油墨香涌出来。
  
  前排的位置早已被占满,桌角摆着搪瓷杯、笔记本,还有人特意带了朱东润早年出版的《司马迁研究》,书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
  
  林薇好不容易在中间排挤了个位置,陈阳立刻凑过来,手里拿着张油印的课表,语气里满是激动:“朱先生终于又讲课了!他讲唐宋文学能从杜甫的‘三吏三别’讲到当代的伤痕文学,上次分析《诗经》的‘比兴’,连王水照先生都坐在下面记笔记!”
  
  话音刚落,教室后门又涌进一群人,为首的是历史系大三的吕树,怀里抱着本《宋史》,还带着刚从图书馆借的《朱东润古典文学论文集》:“我们系老师特意说,朱先生的‘观点文学’研究,能帮我们理解历史文本里的作者立场,错过今天的课,等于少学半学期的方法论!”
  
  外语系的徐芊也挤在人群里:“我想听听朱先生怎么看西方‘介入的文学’和咱们的观点文学差异,之前译聂鲁达的诗,总觉得差了点跟时代挂钩的劲。”
  
  教室里的议论声越来越热闹,有人翻出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指着扉页上“文史结合,以史证文”的编辑理念小声讨论。
  
  有人说起去年朱先生给研究生上课的趣事。
  
  为了考证苏轼题跋里的一个异文,特意跑了三趟北京图书馆,校勘笔记抄了满满三本。
  
  还有人提到许成军的宋代文学论文,说朱先生在研讨会上夸他“有新意,能传承”。
  
  这话让不少新生眼里更添了几分期待!
  
  能被这样的大师认可,许成军的才华可见一斑,而今天,终于能亲眼见大师授课了。
  
  多激动!
  
  说到这,林一民五人坐在一起,胡芝怯生生地问:“我怎么没看见成军?”
  
  “兴许吃多了拉肚子了?一早上就没看到啊!”
  
  周海波头也不回的涮了一句,转头就跟后桌的外语系姑娘聊了起来。
  
  “其实许成军是朱先生的学生!”
  
  “啊?他不是大一新生么!”
  
  “害!我是他室友,还不知道嘛!人家只是跟着旁听!现在是研一!”
  
  “怪不得能写出《红绸》这种级别的作品!上回朱老师讲课还提了一句《红绸》开中国现代文学之先河!”
  
  “你以为呢~那个同学哪个专业的?”
  
  “别吵了都!朱先生要来了!”
  
  周海波撇了撇嘴。
  
  说起朱冬润,在复旦乃至全国中文系,都是响当当的“活招牌”。
  
  他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回国后深耕古典文学,从司马迁到杜甫,从唐宋八大家到明清小品,研究领域横跨千年,却从不说空话。
  
  抗战时期,他带着古籍辗转西南,在油灯下校勘《文心雕龙》,手稿被日军炸毁后,又重新搜集资料,硬是在1946年出版了《文心雕龙校注》。
  
  1950年代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时,为了一个字的异文,能写信给全国十几所高校的同行求证,这份严谨让不少学者敬佩。
  
  更难得的是,他不固守传统,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一个提出“古典文学要现代转化”,还收了许成军这样跳级上来的研究生,说“做学问不能论资排辈,有才华就得给机会”。
  
  活的大师!
  
  中文系新生翘首以待。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门口,只见朱东润先生拄着根旧拐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银白的头发梳得整齐,镜片后的眼睛透着温和却锐利的光。
  
  他身后跟着两个中文系的老教授,手里抱着厚厚的讲义,刚走进教室,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连坐在后排的旁听生都踮起脚,想看得更清楚些。
  
  先生笑着挥挥手。
  
  大家期待着他走讲台。
  
  结果——
  
  朱东润慢慢走到第一排,没往讲台上走,反而在靠窗的位置坐下,还跟旁边的陈尚君点了点头。
  
  大家都知道陈商君是他的得意门生,在复旦上了两年学才跳级,今早特意来陪先生听课。
  
  什么情况!
  
  还有大佬要讲开场?
  
  这举动让教室里泛起一阵小声的议论,林薇皱着眉跟陈阳嘀咕:“朱先生怎么坐前排了?难道今天还有其他老师先开场?”
  
  陈阳也摇摇头,手里的笔悬在笔记本上,眼里满是疑惑。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又传来脚步声。
  
  许成军穿着件崭新的的确良衬衫,手里拿着迭讲义,嘴角带着点笑意,慢悠悠地走上讲台。
  
  衬衫是苏曼舒给他买的。
  
  说新身份要有新气象。
  
  他刚站定,台下就有人小声惊呼——怎么是许成军?
  
  难道朱先生临时身体不舒服,让他来代劳?
  
  林一民傻眼了,我特么的听你你老师来讲课。
  
  结果你当我老师?
  
  够格么你?小赤佬!
  
  嗯.
  
  好像也够~
  
  许成军把讲义放在讲台上,没急着说话,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行字:“朱东润及其助教——当代文学与观点文学的联系”。
  
  写完,他转过身,对着台下笑了笑,语气里带着点幽默:“看来大家早上没仔细看课表啊,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朱东润及其助教’,不才,我就是那个助教许成军。”
  
  这话一出,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林薇赶紧掏出自己的油印课表,眯着眼睛看——可不是嘛!
  
  “主讲:朱东润助教:许成军”的字样清清楚楚印在角落,之前大家光顾着看“朱冬润”三个字,压根没注意后面的助教信息。
  
  玩这套是吧?
  
  21世纪的商家都没你许成军心黑!
  
  周海波坐在后排,拍着大腿喊:“我靠!成军你藏得够深啊!早知道是你代讲,我特么!”
  
  “这位同学,是想上台发言么?”
  
  全场看向周海波。
  
  哥们满脸通红,许成军笑笑,小样的,治不了你?
  
  他笑着摆了摆手,姿态从容,指了指第一排的朱东润:“大家别慌,朱先生今天没缺席,就坐在这儿旁听,一会儿要是我讲得不对,先生肯定会随时指正。
  
  其实本来先生要亲自讲,但前几天整理《文心雕龙》注疏累着了,校医院让他多休息,他又怕耽误大家上课,就跟系里商量,让我先代讲,他在下面把关——说白了,我就是个‘传声筒’,真正的大师在那儿呢!”
  
  顺着他指的方向,大家都看向朱东润。
  
  只见老先生正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听到许成军的话,还抬头笑了笑,对着台下点了点头,算是确认了情况。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变成了哄笑,之前的紧张和疑惑一扫而空,反而多了几分期待。
  
  之前质疑嘛!
  
  那不是你许成军20来岁你冒充大师是吧!
  
  但是许成军是谁?
  
  全国知名作家、诗人!
  
  许成军的《谷仓》《红绸》写得那么好,对文学的理解肯定有独到之处,再加上朱先生在旁边“把关”,这节课说不定比想象中更精彩。
  
  满场学生开始努力自我PUA。
  
  但其实,朱冬润其实就是想给学生个展示的机会,未来他的很多课他都打算给许成军去上。
  
  只要这次能表现好。
  
  这事本来章培横都反对,还是朱老一意孤行,最后翘班。
  
  许助教!
  
  开讲!
  
  许成军等大家安静下来,也不拿讲义,随便点了一个前排的女生:“同学,怎么称呼,哪个系的?”
  
  女生脸上有点雀斑,梳了个马尾辫,被点到的时候有点发懵。
  
  但还是站起来了,介绍道:“中文系大二,吴玥芬。”
  
  许成军笑道:“你觉得古典文学中,对什么的描述让你觉得最受触动?”
  
  吴玥芬沉默片刻,还是期期艾艾地回答:“爱情?”
  
  台下瞬间哄笑。
  
  小姑娘也闹了个大红脸。
  
  许成军却不以为意,示意女生坐下,回首在黑板上写下了“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七言绝句,原写与友人送别,但是爱人也是友嘛!很多同学在不解其意的时候,会觉得这句诗里的爱情故事充满遗憾与怅然,短短十四个字,让我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古典文学的魅力。”
  
  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许成军。
  
  许成军台风稳重,在朱冬润眼里格外具有大将风范。
  
  “但是当代文学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么?我觉得确实写不出来,我们很难像文言文一样将爱情、友情、遗憾、怅惘浓缩在毫厘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