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白素素的评分,下一轮的题目「烧麦」「非烧...?(第一更) (第1/2页)
随着白素素吸干最后一口鸡架里蕴含的汤汁,众评委面前只剩下了一堆鸡架残骸。
感受了一下嘴里最后一丝汤汁的味道,白素素将目光投到了夏鸣身上,心里暗想着。
“这个叫夏鸣的年轻人,吊汤的技术还是有几分精湛的!”
“单纯的鸡架,只经过最简单的烹饪,浓缩后充满了鸡的香味。”
“简单到用手指都能数的出来的食材,与主题也完美契合。”
“如果要说缺点的话.”
白素素看向自己面前的盘子,又抬头望了望夏鸣的灶台。
“缺点是分量太少了,别看评判花了快10分钟,但实际上不过三口汤的量”
过长时间的熬煮,会让鸡肉发柴。
冻鸡架上的贴骨肉更是如此
鸡汤的鲜美是绝佳的加分项,所以夏鸣将鸡架剔的极为干净,这样一来就只有汤的感受了。
偶尔有点关节边角留下的小肉屑却是他故意为之,主要目的是让评委在吮吸鸡架的时候,有不同层次的口感。
这点,白素素自然也能想到。
她不太满意的地方,其实是夏鸣明明可以在评委吃完鸡架后,再每人端一碗汤上来的。
但夏鸣却没有这么做.
虽然,这不会影响到这道鸡架料理的评分,但白素素总有种从内心涌出的空乏感。
对此,一旁的谭知风却觉得还好。
“不完美有时也是一种完美,还有接近20名选手,真要端一大锅汤上来,后面的选手再上菜,可就吃不下了。”
他其实略微有点意外,夏鸣这道鸡架从端上来,到品尝完,抛开口感不谈,他似乎没有吃出什么坑来。
“时间,手法,味道上都似乎很合理,很恰当”
这对于多次接触夏鸣料理的谭知风来说,反倒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他不信夏鸣改邪归正了。
“应该是觉得名额足够,于是先给其他评委留下一个好印象…”
谭知风其实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
在他看来,夏鸣就算在料理中附带小心思,也可以做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压制。
他更愿意相信,是夏鸣为了契合「平凡中的不平凡」这个主题,选用了最朴素直接的方式,不带任何算计的,将鸡架的美味呈现出来。
如果夏鸣知道了谭知风的这个想法,肯定会笑着点头。
因为他猜中了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则是换了一个角度的试探…
终于,见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部分了,众评委也是念念不舍的进入了打分环节。
夏鸣的料理虽然分量很少,但确实给他们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感受。
“鸡汤是大家所熟知的平凡味道,但经过巧手烹饪,可以呈现出远超想象的鲜甜,这何尝不是一种平凡中的不平凡。”
尹盛江一边想,一边举起了手中的分数牌。
夏鸣这道「白水鸡壳」,他愿意给【9.6分】。
而在成协韵眼里,夏鸣想要契合的主题,却是“锋芒不显”。
“鸡架呈上来时,香味完全不显露,看起来平凡无比,容易被人忽略。”
“但实际品尝时,却发现其内里鲜香四溢,真正做到了“金玉其内”。”
虽然感觉使用嗦的方式,有点不照顾她这个老年人了,但评分上,成协韵还是非常慷慨的。
她直接给了夏鸣【9.9分】,一方面是给了呈上的鸡架,一方面给了那神奇的极速吊汤之法。
和她同样激进的还有谭知风。
要不是比赛后面还有好几轮,他早就打10分了。
夏鸣的实力在场他最清楚,只要稳定发挥,很多时候不需要纠结分数问题。
但这毕竟不是《极限荒野厨房》那样的综艺,为了照顾其他选手的想法,谭知风最终还是只给出了【9.8分】。
见状,其他评委也一一打出自己的分数。
【童松:9.7分】
【曹富军:9.5分】
【丁永兴:10分】
“10分?”
看到丁永兴分数时,就连一向淡定的尹盛江都好奇的朝他看了过来,那眼神中分明藏着的是对他这个分数的询问。
可侧过头才发现,其他人吃过鸡架后,都是惬意中带着不满足,只有丁永兴是真真实实的流下了两行清泪。
和绝大部分厨师不同,丁永兴的前半生算的上一句风雨飘零。
出生在辽区的他,父辈恰好赶上了那个年代最出名的“毕业潮”,很多工人一时间成为了能完全掌握自己时间的“自由职业者”。
在那种环境下,小时候丁永兴家里的餐桌上,一直都缺少肉菜。
毕竟哪怕作为运输枢纽,养殖基地,但那时辽区的肉真的不便宜,大部分家庭只能消费的起鸡架。
“吮吸汤汁,寻找每一丝贴骨头,是当时孩子们最渴望的事情。”
“那时真的很苦,苦到只有盐煮的清水鸡架,苦到很多人活着活着吃了顿「好的」就再也没有醒来。”
和其他评委对夏鸣手法的解析不一样。
在他看来,夏鸣这道料理所契合的主题,其实与鸡架已经并无太大关系了。
“夏鸣其实是在用最直观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一个时代啊!”
“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时代.一个令人唏嘘的时代”
和绝大部分熬过来的家庭一样,丁永兴也从那个年代走了过来。
现在,当地已经很少有人为了补充营养而选择鸡架了。
毕竟鸡肉现在真的不贵,大家早已从盼肉吃,过渡到了选肉吃的时代。
至于大部分小吃摊还留存的传统味道,在很多人眼中,是时代的烙印与勋章。
丁永兴承认,自己这个10分里面包含了他个人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