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公交牛车已到位 (第2/2页)
谢长河到了县城,先去了“四海奇珍坊”看望谢大虎和店里的伙计们。
说明来意后,谢大虎一听是村里买牛这样的大事,自然义不容辞,向新招的厨娘交代好中午的伙食,便和谢长河先在店铺后院的员工食堂吃了顿简便的午饭,然后一起徒步前往牛市。
云槐县的牛市规模不小,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特有的气味。
谢大虎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那位曾经来店里买过海外稀奇玩意的程掌柜。
双方寒暄了几句,程掌柜一听谢大虎介绍,说桃源村要一次性购买十六头能拉车能耕地的壮年犍牛,脸上的笑容瞬间灿烂得像朵菊花——这可是难得的大主顾!
“哎呦!谢掌柜!谢兄弟!你们可找对人了!”
程掌柜热情地引着他们去看牛栏,“不是我自夸,我这栏里的牛,那可都是精挑细选的好牲口!你看这骨架,这精神头!”
他介绍起行情:“现如今,市面上这样壮实的好犍牛,一般都得十五两银子一头。不过,既然是谢掌柜你们村里要,又是这么大一笔生意,我老程也给个实在价,每头十三两!怎么样,够意思吧?”
谢大虎心里盘算了一下,想起以前在临漳州打听时,牛价高达二十五两一头,这里的价格确实实惠不少,临漳州果然是个吃人血肉的地方,想必这里的板车也会比临漳州的板车便宜不少。
他又问:“程掌柜,牛车价格是还行,配套的板车什么价?”
程掌柜笑眯眯地回答:“硬木打造的双轮平板车,结实耐用,三两银子一辆,童叟无欺!”
这样算下来,十六头牛加上十六辆板车,总共需要二百五十六两银子。
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谢长河牢记谢里正“能省则省,要点添头”的嘱咐,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程掌柜,这价格……我们村里置办这些家当也不容易。您看这牛绳、套具、还有蹄铁什么的,能不能就当添头送我们了?以后村里牲口有个小病小痛,说不定还得常来麻烦您呢。”
程掌柜做成了大生意,心情极好,略一沉吟便爽快答应:“成!谢兄弟是个爽快人!这些零碎玩意儿,包在我身上!另外,明天下午,我亲自带人把牛和车给你们送到桃源村村口,你们验货满意了,再付全款,如何?”
“那太好了!多谢程掌柜!”
谢长河心下大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票,先支付了定金。程掌柜还想请他们去酒楼吃饭,被归心似箭的谢长河和还要回店铺照看的谢大虎婉言谢绝了。
两人离开牛市,又去市集采购了村里公用的一些物品,主要是给修桥、砖厂和炭窑等工地上的汉子们准备的中午口粮。
这一次,谢里正终于松口,让谢长河买了两扇肥猪肉回去,给辛苦的汉子们加餐改善伙食。
第二天下午,程掌柜果然守信,亲自带着十几个伙计,赶着浩浩荡荡的牛车队伍,来到了桃源村村口的大榕树下。
十六头健壮的牛拉着崭新的板车,排成长队,场面颇为壮观,立刻吸引了村里不少人的围观。
恰巧,桃溪村的里正赵老七正因为成立自己村理事会的事来找谢广福,刚走到村口,就撞见了这震撼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