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宅叔客栈 (第2/2页)
“黑风那点毒功,也敢封我的鼎?”他嗤笑,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鼎内传出闷闷的嘶吼,像千万只手在挠铜壁。丑无痕另一只手五指一翻,猩红丝线“嗖”地缠住身旁男孩的脖子——那孩子不过十岁,额间狼印红得发紫,眼神却空得吓人。
每有一缕黑影从鼎口溢出,就被红线猛地拽回,顺带在男孩胸口烙下一道暗红纹路。孩子疼得直抖,却连哼都不敢哼。
“再忍忍。”丑无痕拍拍他的头,像在哄一条刚断奶的小狼,“等回了山庄,给你换双真正的眼睛。”
车外,雨后的山风卷着湿冷的土腥味,吹得车帘“扑啦啦”响。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正好照在鼎沿——那狼首铜眼忽然渗出一颗血珠,顺着铜绿斑驳的纹路滑下,滴在丑无痕靴尖。
他低头看了眼,笑了。
马蹄声碎,踏过泥泞的山道,碾碎一地的枯枝与寂静。
离开彝族寨已有三日。这三天,杨赐一行人几乎是不眠不休地赶路。黑风的伤势在药物和自身功力压制下暂时稳定,但脸色依旧难看,周身那股阴寒的毒功气息似乎因封印莫獠之鼎而变得更加凝练,也更为内敛,偶尔看向璃玥的眼神复杂难明。三名山庄护卫互相搀扶,咬牙坚持。璃玥大部分时间昏昏沉沉地趴在杨赐背上,偶尔醒来,也是眼神空洞,肩头的银白狼瞳印记黯淡无光,那场惊天动地的变故显然对她造成了极大的消耗和惊吓。
杨赐自己的情况也不算好。强行冲击生死关带来的新生经脉还十分脆弱,体内真气恢复缓慢,断臂处更是时常隐隐作痛。但他必须撑住,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他不敢有丝毫停留,丑无痕的阴影如同附骨之疽,彝寨的惨状更是时刻提醒着他敌人的可怕与残忍。他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让众人得以喘息,也为璃玥寻求更进一步的调理。
第四日晌午,连日阴霾的天空终于透出一丝微光,前方蜿蜒的山路尽头,隐约出现了一片起伏的屋舍轮廓,一座城镇的雏形渐渐清晰。
又行了大半个时辰,终于抵达镇口。
这座城镇规模不大,依着一条水量不甚充沛的河流而建。镇口的木牌坊饱经风霜,上面刻着的字迹已模糊难辨,只能依稀看出一个“琴”字。镇中的道路是夯实的土路,因前几日的雨水而显得有些泥泞,车辙印和脚印杂乱交错。两旁的房屋多是灰墙黑瓦,低矮而陈旧,许多窗纸破损,用木板或草席勉强堵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炊烟味,以及淡淡的牲畜粪便气息。
行人不多,且大多面色黄瘦,衣着简朴甚至破旧,看到杨赐这一行风尘仆仆、带着兵刃、且明显有伤在身的外来人,都下意识地避开目光,加快脚步,脸上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麻木和不易察觉的警惕。几个蹲在墙角晒太阳的老人懒洋洋地抬了下眼皮,又漠不关心地垂下。整个小镇透着一股疲惫、萧条的气息。
杨赐勒住马,目光扫过街道,眉头微蹙。这镇子比他想象中更为破败,但也正因为如此,或许反而能暂时避开某些视线。
他记得这个地方。三年前他带着璃玥与丑无痕,曾途经此镇,当时落脚的地方,就是镇中那家颇有特色的“宅叔客栈”。印象最深的是客栈门面上并非寻常匾额,而是横挂了一把旧木竖琴,琴身之上,龙飞凤舞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玩”字。客栈的老板是个乐呵呵的微胖中年人,自称“宅叔”,极其痴迷音律,尤其爱收集和摆弄各种乐器,取名“宅叔玩音乐”可谓名副其实,在这偏远小镇显得格外特立独行,令人过目不忘。
那时客栈虽不算豪华,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时常有丝竹之声传出,为这沉闷的小镇增添了几分难得的生气。宅叔老板的热情好客和那手亲自酿造的、带着淡淡桂花香的米酒,都给当时行色匆匆的杨赐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去宅叔客栈。”杨赐对身后的黑风等人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那里或许能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休整之所。
凭着记忆,他引着众人穿过几条狭窄的巷道,拐过一个街角。然而,当那座熟悉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时,杨赐的心却微微一沉。
客栈还在,但那扇熟悉的、曾经总是敞开着迎接四方客的木门,此刻却紧紧关闭。门板上落着一把沉重的铁锁,锁头上已经结了蛛网,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门楣上方,那把曾经作为标志的旧木竖琴依然挂着,但琴弦却断了好几根,无力地垂落下来,琴身布满污渍,那个曾意气风发的“玩”字也黯淡无光,边角翘起,显得破败而寂寥。
最显眼的是门板上贴着的一张泛黄的公告,墨迹已然有些模糊,但依旧能辨认出内容:
“东主有喜,已赴京赶考功名。小店即日起歇业,归期未定。旧友新客若需相助,可寻隔壁巷口‘张氏杂货铺’张三哥商议住宿事宜。宅叔玩音乐谨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