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灵枢:未来序列 > 第十九章:星火终端的雏形

第十九章:星火终端的雏形

第十九章:星火终端的雏形 (第1/2页)

凌晨四点的星火科技实验室,天光还未穿透云层,只有冷白色的实验灯在穹顶织成一片微光。金属实验台中央,一枚直径不足三厘米的“星火”神经交互终端静静躺着,它的外壳并非寻常金属,而是掺了深海生物陶瓷的复合材质,泛着珍珠母贝般的温润光泽,表面蚀刻着无数道比发丝还细的神经突触纹路,在灯光下像蜷缩的银色藤蔓。陆云的指尖悬在终端上方两厘米处,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微弱生物电流——那是终端与灵枢系统同步时,自然产生的神经共鸣。
  
  “各项参数稳定,生物相容性98.7%,神经传导延迟低于0.3毫秒。”苏茜的声音从实验室另一侧传来,她面前的全息屏上,数据流正以瀑布般的速度倾泻,蓝色的光点在屏幕边缘凝成灵枢的虚拟轮廓,“最后一次模拟植入测试通过,现在只等测试者了。”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雷罡的身影出现在光影交界处。他穿了件深灰色的手术服,左肩上还留着去年与熵公司改造人对抗时的疤痕,像一条浅褐色的蚯蚓。“不用再选了,”他走到手术台前,指尖轻轻敲了敲终端,“从灵枢第一次接入我的神经时,我就知道该由我来做这件事。”
  
  麻醉师调试着微量注射器,针头细得像昆虫的口器。雷罡趴在手术台上,后颈的皮肤被消毒棉擦得泛白,他闭上眼睛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还记得三年前在废弃工厂吗?”他忽然开口,声音透过氧气面罩有些模糊,“当时我的右臂被熵公司的脉冲弹击中,神经坏死,连握枪都做不到。”陆云站在他身旁,伸手按住他的肩膀——雷罡的肌肉绷得很紧,像拉满的弓弦。“这次不一样,”陆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这次我们是在创造,不是在对抗。”
  
  手术灯的光斑聚焦在后颈的皮肤上,医生手持特制的植入器,终端被固定在顶端的卡槽里,像一枚等待嵌入的星辰。当植入器的针尖刺破皮肤时,雷罡的手指微微蜷缩,但很快又放松下来。他能感觉到终端缓慢进入皮下组织,不是冰冷的异物感,而是像有生命的种子在轻轻扎根,沿着脊椎的神经脉络,缓缓向大脑方向延伸。
  
  “神经连接开始同步。”苏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全息屏上,雷罡的脑电波图谱突然从杂乱的波纹变得规整,与灵枢的数据流交织成一道金银相间的光带。
  
  雷罡猛地睁开眼睛,瞳孔里映着屏幕上流动的光带,像是有星河坠入眼底。“我能感觉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能感觉到灵枢的脉络,像无数条发光的河流,在我身体里流动。我能‘看见’实验室里每一台仪器的参数,能‘听见’空调系统的运行频率,甚至能‘触摸’到苏茜眼镜上的指纹。”他抬起手,指尖在空中虚划,实验室角落的一台备用电脑突然亮起屏幕——那是他通过灵枢发出的指令,没有借助任何外部设备。
  
  陆云的眼底泛起微光,他指向实验台另一侧的机械臂。那是一台钛合金材质的仿生机械臂,关节处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末端的机械手能模拟人类手指的二十七个自由度。“试试这个,”陆云说,“用你的意识控制它。”
  
  雷罡深吸一口气,后颈的终端微微发热,像贴着一块温玉。他没有看机械臂,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要拿起水杯”的念头里——不是刻意的指令,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意愿。实验室里静得能听见空气流动的声音,机械臂的肩部关节先动了,发出极其细微的“咔嗒”声,随后小臂缓缓抬起,机械手张开,精准地扣住了桌上的玻璃水杯。水杯里盛着半杯温水,当机械臂将水杯提起时,水面只泛起一圈极淡的涟漪,没有一滴洒出。
  
  “成功了……”苏茜扶了扶眼镜,指尖在全息屏上停顿了几秒,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她调出终端的加密系统界面,屏幕上跳出一串复杂的量子密钥,像旋转的魔方,“我用熵公司最先进的破解算法测试了七十二小时,终端的神经加密层就像活的屏障,每次破解都会自动重组密钥,黑客根本不可能入侵。”
  
  林建国拄着拐杖走进实验室时,正好看到机械臂将水杯放回原位。他的左腿在去年的爆炸中伤了神经,走路还需要借助拐杖,但此刻他却忘了疼痛,快步走到雷罡身边,伸手摸了摸他后颈的终端——触感很光滑,像贴了一块温热的玉石。“我们可以量产了,”林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上个月在康复中心见到的画面:一个叫阿哲的年轻人,因为脊髓损伤截瘫三年,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说“我好久没摸过树叶的纹路了”,“第一个目标就是残障人士,让他们能通过星火终端,重新触摸这个世界。”
  
  一个月后的清晨,上海康复中心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陈婆婆的轮椅上。这位七十八岁的老人在五年前因车祸失去了双腿,每天只能靠轮椅移动,连抱孙子都需要别人帮忙。此刻,她的大腿外侧安装着仿生腿,后颈贴着星火终端的外接贴片(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无创贴片款),康复师在她耳边轻声指导:“婆婆,试着想‘站起来’,就像您年轻时买菜那样。”
  
  陈婆婆的手指紧紧抓住轮椅扶手,指节发白。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三十年前的场景:她提着菜篮子,踩着青石板路回家,阳光晒得后背暖暖的。突然,她感觉到腿部传来一股温和的力量,仿生腿的膝关节缓缓弯曲,随后伸直,将她的身体慢慢撑起。当她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竟然站在了地板上——比坐在轮椅上高了一大截,能清楚地看到康复中心墙上的画,画里的向日葵正朝着阳光。
  
  “奶奶!”孙子小宇拿着一个苹果跑过来,陈婆婆下意识地伸出手,竟然稳稳地抱住了他。小宇仰起头,看着奶奶的眼睛,突然哭了:“奶奶长高了,奶奶能抱我了!”陈婆婆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她用粗糙的手掌摸着孙子的头发,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发丝的柔软——这是她五年来,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抱住孙子。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的康复中心、医院、社区里不断上演。在北京,失明十年的画家老周,通过星火终端的视觉模拟系统,“看到”了自己画的《长城雪》——虽然是黑白的,但他能“触摸”到雪花的棱角,能“感知”到城墙的纹理,他重新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落下第一笔时,手抖得厉害,却笑得像个孩子;在广州,失语三年的小女孩朵朵,通过终端的语言转化系统,第一次说出“妈妈”,她的妈妈抱着她,哭得几乎喘不过气,一遍遍地说“再叫一声,再叫一声妈妈”;在成都,截瘫的程序员阿哲,通过终端控制电脑,重新编写了自己搁置三年的康复辅助程序,他在代码的最后写了一行注释:“献给所有还在等待光明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