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1/2页)
墨迹在纸上缓缓扩散,像血渗透宣纸。冰阳的手指仍压在“我”字上,心相劫火顺着笔杆流入砚台,火丝缠绕着残墨打旋。窗外风起,那片血藤枯叶自窗棂飘落,叶脉微颤,仿佛有话要说。
他未动。
对岸石台上,壬觉的身影已消散,只余湖面涟漪一圈圈荡开。她问的不是能不能写下去,而是——还敢不敢。
答案不在言语里。
冰阳缓缓收回手,指尖伤口仍在渗火,赤金液体滴在桌角,烧出细密焦点。他取下腰间断笔,轻轻一划,将布条割断,重新缠紧食指。动作沉稳,无半分迟疑。
然后起身,整衣,推门而出。
街巷清冷,晨雾未散。孩童追逐嬉闹,口中哼着俚曲:“老笔匠,夜夜书,镜湖妖尼来相顾,情丝缠骨三百日,墨尽人亡魂不复。”歌声刺耳,却非自发。有人教过他们。
冰阳步履未停,径直走向酒肆。
门帘掀动,热气混着浊酒味扑面而来。堂中坐满茶客,说书人正拍案高呼:“话说那南川边城,有个落魄文人,年过半百,色心不改!竟以文章勾引西岭妖尼,每夜子时,两人心神交汇于镜湖之上,共撰淫词艳赋!”台下哄笑如潮。
“听说那妖尼足踝银铃,响一声,男人便软三分!”
“岂止?昨夜我亲眼见湖面泛红光,定是二人行那苟且之事!”
冰阳立于角落,不动声色。目光扫过人群,落在说书人手中话本上。封面题着《妖尼录》,字体粗劣,纸张粗糙,却是新印未久。他认得其中一句:“以血为墨,共写鸳盟”,原是他三年前焚毁稿中一句残句,被篡改成情欲之语。
这不是误解。
是污名。
是刀。
他缓步上前,在靠墙木桌坐下。茶水渍早已干涸,他在桌角蘸水,写下三字:“谁授意?”
字未干,风穿堂而过,吹熄了屋角油灯。与此同时,一片枯叶从窗外飞入,轻轻落在桌面,恰好盖住末笔。
正是昨夜壬觉所留血藤叶,叶脉微红,似有血流其中。
他知道,这局有人执棋。
但他更清楚,执笔者不该辩解。文字一旦出口,便不再属于作者。世人听的从来不是真相,而是他们想听的故事。
老陈头端来一碗浑酒,放在他面前。酒液浑浊,浮着细沫,一如往常每月初五的那三碗。他未言谢,只将杯底轻碰桌面,发出一声闷响。
老陈头点头,转身离去,背影沉默如旧。
冰阳举杯,一饮而尽。酒入喉,苦涩压住心口翻涌的灼热。他知道,今日之后,边城再无人视他为说书人的帮手,再无人请他润色话本。他的名字,已被钉在流言的柱上,任人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