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医路传承,爱满人间 (第1/2页)
2021年9月,陆晓冉背着行囊走进医学院的校门,肖砚和肖宁特意陪她来报到。看着女儿穿着白大褂的样子,肖砚突然想起自己刚上医学院时的场景——也是这样的秋天,也是这样满是期待的眼神,只是如今,她不仅是医生,还是女儿的“引路人”。
“以后在学校要好好学理论,放假就去随访门诊实习,我和你小姨教你怎么跟患者沟通,怎么看肺功能报告。”肖宁拉着陆晓冉的手,眼里满是期许,“咱们家已经有两个医生了,以后你就是第三个,要把‘医者仁心’的规矩传下去。”
陆晓冉用力点头,手里攥着肖砚给她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肖砚从医多年的经验,扉页上写着“做靠谱的医生,守温暖的初心”。“妈,小姨,我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以后要跟你们一样,救很多很多人。”
送完陆晓冉,肖砚和肖宁赶回医院,随访门诊正忙着筹备“呼吸康复科普周”。小林已经能独立接诊,正耐心地给老人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张大爷带着武汉的志愿者们赶来帮忙,手里拎着刚印好的科普手册;连陆晓舟都趁着周末来当志愿者,帮患者登记信息,教老人用手机查复查时间。
“肖院,钟院士刚才打电话,说明天要来参加科普周的开幕式,还说要给患者讲呼吸健康知识。”护士跑过来汇报,脸上满是兴奋。肖砚笑着点头:“太好了,赶紧把钟老师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再准备点热水和靠垫,别让老人家累着。”
第二天开幕式上,钟院士坐在台下,认真听着患者分享康复故事。轮到他发言时,老人没有讲复杂的理论,只说:“我从医六十多年,最明白‘健康’两个字有多重要。你们能从重症康复过来,还能帮着其他患者,这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得,有医生陪着你们,有家人爱着你们,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张大爷站起来,哽咽着说:“钟老师说得对!去年我还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现在能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康复经验,全靠肖院长和肖宁主任,全靠这么多好人帮忙。我想跟大家说,生病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好起来!”
科普周的最后一天,随访门诊来了个特殊的患者——是去年武汉方舱医院里,肖宁曾握着他的手送他离开的老爷爷的儿子。“我爸走之前一直说,要我来北京谢谢你们,说你们是他的救命恩人。”男人递来一张照片,是老爷爷康复后和肖宁的合影,“我爸说,这张照片他一直放在枕头边,每天都要看一看。”
肖宁接过照片,眼眶泛红,轻声说:“你爸也是个特别坚强的人,治疗的时候再疼都没喊过,还总安慰其他患者。你放心,我们会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都知道,坚持就有希望。”
年底,医院评选“年度优秀医生”,肖宁当选,颁奖时她特意把张大爷和几个康复患者请上台:“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所有医护人员的,是所有患者的。没有你们的信任和配合,就没有今天的随访门诊,就没有这么多康复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