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14章 文化铸魂,儒学如何塑造“汉”之内核?

第14章 文化铸魂,儒学如何塑造“汉”之内核?

第14章 文化铸魂,儒学如何塑造“汉”之内核? (第1/2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个字,如惊雷滚滚,在各个时空炸响,激起千层浪。
  
  咸阳宫内,嬴政的脸上满是讥诮与不解。
  
  “以一家之言,禁锢万民之思,何其愚也!”他冷哼一声,看向殿下那群刚刚还因“怪力乱神”而瑟瑟发抖的儒生,眼中充满了鄙夷。
  
  在他看来,法家之术,才是帝王驾驭天下的不二法门。严刑峻法,令行禁止,这才是效率,这才是力量!
  
  而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在他眼中,不过是粉饰太平的靡靡之音,是乱世中的催命符,盛世里的麻醉剂。
  
  这个叫刘彻的后辈,明明有着与自己一般的雄心壮志,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软弱”的道路?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眉头也微微皱起。
  
  唐朝,是一个文化极度包容和自信的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存,甚至从西方传来的景教、祆教,也能在长安城中找到自己的寺庙。
  
  “陛下,”长孙无忌上前一步,低声道,“汉武此举,虽能迅速统一思想,巩固皇权,但长此以往,恐有僵化之虞。万马齐喑,非国家之福。”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他认可长孙无忌的看法,但他也明白,汉武帝所处的时代,与自己不同。刚刚经历过战国百家争鸣的余波和秦末的天下大乱,或许,用一种统一的“国学”来凝聚人心,是当时最有效的选择。
  
  他更好奇的是,这天幕,会如何评价这一影响了后世两千年的决策。
  
  ……
  
  天幕的画面,给出了答案。
  
  它没有直接评判对错,而是将视角,拉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独尊儒术”,并非是简单地推崇一种学说,而是汉武帝与董仲舒联手,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打造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它为整个社会,从上到下,从庙堂到乡野,都设定了一套清晰明确、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画面中,一个场景出现了。
  
  一所乡间的学堂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夫子,正带着一群垂髫小儿,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天地君亲师……”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这些看似简单的伦理道德,通过教育,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这套系统,让“忠君”与“孝亲”紧密绑定,将国家的统治秩序,与家庭的伦理秩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它告诉每一个人,你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一架结构精密、等级森严,却又能和谐运转的机器。】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睛亮了。
  
  他出身底层,最痛恨的就是元末那种礼崩乐坏、纲常尽丧的乱世。他建立大明后,立刻就颁布了《大明律》和《大诰》,用最严酷的手段来整顿社会秩序。
  
  现在看来,汉武帝的手段,比他要高明得多。
  
  他用的是“法”的刀子,是外在的强制。
  
  而汉武帝,用的是“儒”的链条,是内在的束缚!
  
  一个让人畏惧,一个让人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