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33章 无形的枷锁

第33章 无形的枷锁

第33章 无形的枷锁 (第2/2页)

【当最优秀的大脑都在日夜钻研八股文章、揣摩上意之时,又有谁会去关心一台纺纱机能提高多少效率?】
  
  这番话,让汉武帝刘彻想起了他准备实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
  
  让唐太宗李世民猛然想起了他看着新科进士鱼贯而入时,发出的那句得意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曾几何时,他们都以为,这是帝王心术的最高境界。
  
  可现在,他们只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讽刺。
  
  他们引以为傲的制度,竟成了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
  
  最后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关键词,缓缓浮现,笔画之间,重若千钧。
  
  【制度与文化】
  
  紧接着,是八个大字,如同八座倾天而下的大山,轰然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历代王朝,皆将农业视为国之根本,将商业视为“末业”,百般打压。】
  
  【这种根深蒂固的国策,从制度上彻底断绝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化的任何可能。】
  
  【而明清两代愈演愈烈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更是主动切断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在思想上,营造出一种“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虚骄之气,彻底扼杀了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就在此刻,天幕的画面,忽然开始了回溯。
  
  郑和那庞大的宝船舰队,再一次出现在无垠的大海上,旌旗招展,威风凛凛,万国来朝。
  
  紧接着,画面又切到了那个昏暗的房间里。
  
  无数朴实的脸庞在油灯下,一笔一划地学习着汉字,那是属于后世的“扫盲运动”。
  
  此时此刻,观看天幕的各朝代皇帝们,在听完了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剖析后,终于明白了天幕此前播放那些画面的真正深意。
  
  大明,奉天殿。
  
  朱棣的身体猛地一颤,他死死地盯着画面中自己那支曾威压四海的无敌舰队,呼吸变得急促。
  
  他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了!
  
  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奇珍异兽,带回了万国使臣的朝拜,满足了他作为“永乐大帝”那无与伦比的虚荣。
  
  可他错过了什么?
  
  他错过了一个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倾销到全世界的机会!
  
  他错过了一个为大明带回海量白银,创造出一个庞大海外市场的机会!
  
  他错过了一个足以孕育出工业革命萌芽的伟大时代!
  
  他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却只是用它来巡游炫耀,而不是去开拓一个全新的经济版图!
  
  他的舰队,是一支宣扬国威的政治舰队。
  
  而非一支开拓市场的资本舰队。
  
  两字之差,天壤之别!
  
  大秦,咸阳宫。
  
  嬴政看着那“扫盲运动”的画面。
  
  他一直以为,书同文,车同轨,是为了让他的律法能贯彻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是为了更彻底的集权。
  
  让百姓识字,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遵从号令。
  
  可现在他才懂得,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仅仅在于皇帝的意志能延伸多远。
  
  更在于这个国家的人民,能创造出怎样的价值!
  
  一群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被动接受命令的文盲。
  
  和一个能看懂图纸、能操作机器、能不断创新的民族。
  
  孰强孰弱,不言而喻。
  
  他毕生追求的,是一个令行禁止、绝对掌控的帝国。
  
  而后世追求的,却是一个拥有无限创造力的国家!
  
  格局。
  
  从一开始,就输了。
  
  这一刻,所有帝王都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沉默。
  
  他们终于理解了,为何天幕要先播放建国后的“扫盲”,又播放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那是在告诉他们。
  
  华夏,曾经拥有过领先世界的“硬件”——技术与国力。
  
  但它却在最关键的几百年里,因为制度和思想的禁锢,走上了一条与工业化背道而驰的道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