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37章 皇权的基石,帝国的代价

第37章 皇权的基石,帝国的代价

第37章 皇权的基石,帝国的代价 (第1/2页)

天幕之上,明清两代那令人窒息的画面缓缓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无垠的星空,仿佛在给予所有时空的观众一个喘息和思考的间隙。
  
  历朝历代的帝王,无论是开创者还是守成者,此刻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他们看到了那道“重农抑商”的枷索。
  
  如何从秦汉的粗糙铁链,演变为唐宋的精巧金笼。
  
  再到明清,成为一座密不透风、囚禁一切的铁屋。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是这道枷锁的铸造者,或是加固者。
  
  现在,天幕将要揭示这背后,最深层的动机。
  
  一个冰冷而宏大的声音,在所有人的灵魂深处响起。
  
  【问题来了。】
  
  【纵观华夏两千年,从商鞅到雍正,为何历代王朝,无论其君主贤明或昏聩,无论国力鼎盛或衰微,都如此执着于“重农抑商”?】
  
  【是他们都错了吗?】
  
  【不。】
  
  【恰恰相反,对于维护他们的统治而言,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一个基于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深思熟虑后,唯一的选择!】
  
  咸阳宫内,秦始皇嬴政猛然抬头,眼中精光暴射。
  
  唯一的选择?
  
  他一手缔造了大一统的根基,他比任何人都想知道,这天幕究竟能说出何等深刻的道理!
  
  画面中,出现了两个并列的形象。
  
  左边,是一位高踞龙椅之上的皇帝,威严、孤高,背后是层层叠叠的宫殿与数以万计的官僚。
  
  右边,是一位在田间辛勤耕作的农民,卑微、顺从,背后是广袤无垠的土地和一个个被牢牢钉死在原地的村庄。
  
  【对于一个大一统王朝而言,统治的核心,只有两点。】
  
  【一,绝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二,绝对可控的财政税收。】
  
  【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近乎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
  
  画面中的那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的生活被土地束缚,他的思想被宗族捆绑。
  
  他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官府要统计人口、征收赋税、摊派徭役,只需按图索骥,一抓一个准。
  
  汉武帝刘彻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理所当然的认同。
  
  这不就是他推行“推恩令”,打压豪强,将天下财富与权力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吗?
  
  一个稳定、听话、便于管理的帝国!
  
  【小农经济,便是中央集权制度最舒适、最理想的温床。】
  
  【它就像亿万块微小而规格统一的砖块,共同砌成了帝国这座宏伟大厦的基座。】
  
  【皇帝的意志,可以通过郡县、乡里、保甲制度,层层下达,如臂使指,直抵每一个家庭。】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稳定!】
  
  【无与伦比的稳定!铁桶一般的稳定!】
  
  然而,天幕的画面猛然一转。
  
  一座喧嚣繁华的商业巨都,拔地而起!
  
  城中,有富可敌国的巨商,他们的财富不再是可见的田地,而是流动的金银,他们的船队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护卫。
  
  有成千上万的雇佣工人,他们不属于任何土地,只为薪水而活,可以随时从一座城市,流动到另一座城市,脱离官府的掌控。
  
  更有掌握着知识与技艺的讼师、学者、医生,他们组成行会,拥有自己的规则,甚至敢于挑战官府的权威。
  
  人们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各种新奇的言论在酒馆与茶楼里肆意传播,快得让官府根本来不及封禁!
  
  【而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其特征恰恰是:流动、多变、难以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