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出发 (第2/2页)
他慢慢抽出铲子,带上来一截土。
老范立刻凑过去,只看了一眼,呼吸就急促起来:“白膏泥!见到白膏泥了!还掺着木屑!是黄肠题凑的外椁!”
黄爷快步走过去,捏起那撮土看了看,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深浅?”
“十四五米。”老柴抹了把汗。
“差不多了。”黄爷抬头看了看天色,“歇会儿,吃点东西。等天擦黑,下‘饺子’(小探洞)确认棺室位置。”
我们围坐在一起,啃着冰冷的窝头和咸菜。
没人说话,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和咀嚼声。
气氛反而比刚才更紧张了。
见到白膏泥,意味着大墓确凿无疑,也意味着真正的危险即将开始。
天很快黑了下来。
荒野的夜晚,没有灯光,只有惨淡的星光,风更冷了,吹得人透心凉。
老柴换上了更细的“针铲”,这是一种特制的、更加精巧的探铲,能打出更小的洞,带上来更具体的土层信息。
他凭借刚才探洞的方位和经验,在周围几个点又打了几个小探洞。
终于,在其中一个点,针铲带上来了一点暗红色的、黏糊糊的泥土,还夹杂着极细的白色砂粒。
老范用手电照着,声音都变了调:“血淤土!夹雪花砂!我的天爷!这......这底下的主儿不得了!非王即侯!尸体恐怕都还没烂!”
听到这话,我后脖颈子直冒凉气。
斌子也瞪大了眼睛,呼吸粗重起来。
黄爷眼神锐利,猛地一挥手:
“就是这儿!准备下锅!”
真正的行动现在才开始。
斌子和老柴拿出旋风铲和短镐,开始扩大那个打出“血淤土”的探洞。
泥土不断被刨出来,我负责用麻袋装土,还没到散土的时候,只能把土运到远处后备箱里。
泥鳅加强了警戒,几乎伏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听动静。
老范则紧张地来回踱步,不时提醒:
“慢点!轻点!别震塌了!”
黄爷站在扩开的洞口边,举着手电,死死盯着下面。
洞越挖越深,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腐朽木头和某种奇异香料的味道隐隐约约飘了上来。
就是“尸晕”!
虽然极淡,但那股子阴冷陈腐的气息,让我瞬间想起了第一次下坑的经历,胃里一阵翻腾。
“见椁了!”
洞底下传来斌子压抑着兴奋的低吼。
手电光往下照,能看到下面露出了巨大的、深色的柏木方子,堆积得密密麻麻,这就是“黄肠题凑”的外椁。
“找椁门!”黄爷下令。
老柴和斌子在下面小心地清理木椁顶部的浮土。
这些柏木历经两千多年,居然还没有完全腐烂,只是颜色变得深黑。
终于,他们找到了一处木方排列略有不同的地方。
“这儿!像是门道!”老柴喊道。
“撬开一道缝!下金钱!”
黄爷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紧张。
下面传来撬棍别进木头的嘎吱声,令人牙酸。
忙活了好一阵。
“撬开了!缝太小,下不了人,但能瞅见里面!”
斌子的声音带着回音传上来。
老范赶紧凑到洞口:“里面啥样?”
“黑乎乎的!好像......好像有个大家伙!比寻常棺材大不少!”斌子喘着气,“看不真切,但感觉......感觉不太对劲!”
“怎么不对劲?”黄爷追问。
“说不上来......就是觉得......里面那东西......好像是醒着的......”
斌子的声音有点发虚。
就在这时,一直趴在地上听动静的泥鳅猛地抬起头,脸色煞白,压着嗓子急叫:
“黄爷!远处有动静!像是......摩托车声!好几辆!正往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