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数据为盾,澄清谣言 (第2/2页)
三位患者代表依次上台发言。第一位是65岁的张大爷,他患晚期肺癌已有两年,用药前咳嗽、胸痛症状严重,甚至无法下床,用药三个月后,肺部肿瘤缩小了60%,如今已经能正常散步、下棋;第二位是38岁的李女士,她是一位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用药前已出现脑转移,视力模糊、头痛难忍,用药两个月后,脑转移病灶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第三位是52岁的王先生,他曾尝试过多种靶向药,均出现严重耐药,用药曼晚生物的靶向药后,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副作用仅为轻微皮疹,不影响正常生活。
患者们的亲身经历让现场记者深受触动,不少记者当场打开曼晚生物的官方网站,查询临床试验数据,确认数据真实可追溯。随后,苏晚又邀请行业专家上台,对曼晚生物的肺癌靶向药进行专业点评。国内知名肿瘤专家赵教授表示:“曼晚生物的这款肺癌靶向药,在分子结构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对EGFR基因突变型肺癌细胞的抑制率达到92%,远超现有主流药物,且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所谓的‘数据造假’谣言,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各大媒体纷纷发布客观报道,澄清曼晚生物的谣言,曼晚生物官方网站的“数据查询系统”访问量激增,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事件真相,网络上的负面舆论逐渐扭转。当晚,曼晚生物发布声明,公布了康泰医药策划造谣的部分证据,并宣布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天,康泰医药迫于舆论压力和证据压力,发布道歉声明,承认造谣事实,宣布开除相关责任人,并赔偿曼晚生物的经济损失。至此,这场恶意抹黑事件以曼晚生物的胜利告终。
事件过后,曼晚生物的肺癌靶向药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因为这场风波获得了更多关注。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患者选择使用这款药物,曼晚生物的订单量大幅增长,甚至有海外医药公司主动联系,希望引进这款药物,开拓国际市场。
苏晚站在曼晚生物的研发中心,看着实验室里忙碌的团队成员,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这场风波不仅是对曼晚生物的考验,更是对团队凝聚力的检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抵御了谣言的攻击,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傅景深走到苏晚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辛苦了,晚晚。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处理好。”苏晚笑着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的努力,还有你的支持。如果没有你帮忙调查谣言来源,我们也不会这么快找到真相。”
“我们是夫妻,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傅景深温柔地看着苏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面对。”
【叮!“危机应对”技能应用成功!】系统007的声音带着欣慰,【宿主在曼晚生物遭遇恶意抹黑时,冷静应对,用真实数据澄清谣言,不仅维护了公司声誉,还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奖励:“品牌影响力”永久加成(提升曼晚生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公信力),曼晚生物的肺癌靶向药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奖励(助力药物进一步推广)。】
苏晚看着研发中心里摆放的母亲的加密笔记本,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母亲的医学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曼晚生物也会在她的带领下,研发出更多安全有效的药物,造福更多患者。未来的道路上,或许还会遇到更多挑战,但只要有团队的支持,有傅景深的陪伴,她就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让曼晚生物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让母亲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