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秦时:从墨家崛起的数值怪 > 第七十一章 迷惘

第七十一章 迷惘

第七十一章 迷惘 (第1/2页)

“李胜政长!”
  
  只见一位来自赵国的年轻墨家弟子猛地站起,他双眼赤红,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死死盯着李胜。
  
  他口中对李胜的称呼也从兄弟变成了职务。
  
  “你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敢问政长,你所做的一切,最终受益的是谁?是那些用我赵国四十万将士的尸骨铺平东出之路的暴秦!你是在用我们墨家的手,去帮刽子手磨快他们屠戮六国的刀吗?!”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血泪般的控诉。
  
  “秦法?就是这秦法,让人屠白起坑杀我赵人降卒!就是这秦法,让王翦攻破邯郸!就是这秦法,如今要榨干韩地百姓的最后一丝血肉!你却要我们帮助他们?墨家‘非攻’之义,何时变成了助纣为虐?!”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李胜的心上。
  
  他看着对方那几乎要喷出火焰的,饱含亡国之痛与血海深仇的眼睛,一时间竟哑口无言。
  
  尽管经过这么几年的历练,他的意志不像之前那样左右摇摆,但是并不是说他就变得冷血坚定了。
  
  更加敏锐的感知,和某些特性,让他看到了这位墨家兄弟灵魂中的悲愤。
  
  他准备好的那些关于“减少伤亡”、“务实”、“融合”的道理,在如此赤裸裸、血淋淋的民族仇恨和历史创伤面前,突然变得无比苍白无力。
  
  是啊,理论上,为了现存百姓的福祉,与当前的统治者合作似乎是理智的选择。
  
  但情感上,那四十万冤魂,那无数破碎的家庭,那被铁蹄踏碎的社稷宗庙,难道就可以被一句“为了更大的利益”轻轻抹去吗?
  
  国家、民族的大义名分,难道真的只是虚幻的幌子吗?如果不是,那自己现在所做的,与背叛何异?
  
  李胜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空洞。
  
  他的理论第一次与实践背后的巨大伦理困境发生了剧烈冲突,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自我怀疑之中。
  
  会场气氛瞬间凝固,支持与反对的目光交织,暗流涌动。
  
  眼看争论即将升级,一直沉默的墨家政长石及时站了起来,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今日会议暂且到此,李胜兄弟的想法尚在探讨,诸位有何见解,可日后逐一商议,不得无礼争吵,散了吧。”
  
  在石出面制止下,组织度一流的墨家弟子们只得压下情绪,纷纷离去。
  
  那位赵国弟子临走前,仍用愤懑而失望的眼神看了李胜一眼。
  
  李胜失魂落魄地走出议事厅,石的宽慰他也听不进去了。
  
  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句“助纣为虐”。
  
  他原本清晰的思路变成了一团乱麻,理想主义的热情第一次撞上了冰冷而复杂的现实之墙。
  
  他漫无目的地走出新郑城门,沿着乡间土路信步游荡,试图理清思绪,却只觉得心中堵塞,前路迷茫。
  
  田野间劳作的农夫,道路上奔波的贩夫走卒,他们的面容在李胜眼中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不知走了多久,他在一处田埂边坐下,望着远处夕阳下的一片村落,怔怔出神。
  
  一位须发皆白,满脸沟壑的老农,扛着锄头,正从田里慢悠悠地走来,准备归家。
  
  他看到独自坐在那里,神情郁结的李胜,脚步顿了顿。
  
  “后生,看你这打扮不是本地人,坐在这里发愁,是遇到难事了?”
  
  老农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朴实的关切。
  
  李胜抬起头,看着老人沧桑的面容,心中苦闷无处排遣,便下意识地,有些混乱地将自己的困惑和今日遭遇的质问简略地说了一遍,末了痛苦地问道。
  
  “……长者,您说,我难道真的错了吗?忘记国仇家恨,只着眼于眼前柴米油盐,是不是一种背叛?”
  
  老农听完,沉默了片刻,将锄头放在地上,坐在了李胜旁边的田埂上。
  
  “后生啊,你问的这些,什么国啊,恨啊,对俺们这些土里刨食的人来说,太大,太远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