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讲道理的后生家 (第2/2页)
之后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叫上人教训教训张大象,结果这时候才晓得张大象已经在“十字坡”教训了不知道多少人。
这么一耽搁,把整整两亩小香葱也给耽搁了,暨阳市基本不吃大葱,甚至以前连中葱都很少有销路,也就有个“胡葱烧豆腐”,才让个头儿大一点的葱有销路,正常情况都是细小的香葱,拿来吃面或者点缀用的。
一般情况下耽搁不了小香葱,但这种都是添头,卖菜直接白送的,菜市场有专门的二道贩子拿来分。
现在陶兴发装不了车,那肯定是选别人的,反正都是烂大街的料头。
但这里头也是有说法的,拿了别家的货之后,基本上就是一直拿,毕竟换来换去怕麻烦。
陶兴发现在出手不了自己的小香葱,那就不用出手了,这不是什么非你不可的硬通货。
这就导致陶兴发还要继续亏两亩小香葱,少赚三四千块钱是小事,重新换种蔬菜是个体力活,能把人腰都累断。
暨阳市说是说水乡平原,除了种稻机械化还行,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极低,远比不上北方,通常还是人力。
没有哪个农民喜欢种地,哪怕是种菜大户也不喜欢,喜欢的只有农田产出能卖上好价钱。
张大象都没怎么发力,就让陶兴发多吃几个月苦头,陶家庄过来的几个老太公也是心中有数,知道这后生家算是轻松拿捏住了陶兴发的七寸。
“张象啊,你跟兴发佬之间的事情,讲句公道话,是他做事不像样。所以这次过来呢,我们也就是做个和事佬,主要还是让他赔礼道歉。毕竟我们两边也是几代人的往来,这点矛盾闹大了,传扬出去,也不好听对不对?”
陶家庄这次过来的几个老太公,也都是做过官的,虽说不大,但还是有些威望,在乡下,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太公讲这话有理,不过陶兴发当初欺我一个后生家,千把块违约金,最后还只给五百。我好声好气不计较,但说他一句不把我张家门堂放在眼里……不过分吧?”
“……”
“……”
有两个陶家的老头儿都无语了,眼前这个后生家脸上是微微笑,语调也是客客气气,就是这一字一句凑起来,横竖就是要发动“村战”的意思。
真是让人头秃。
不过毕竟是衙门里退休的,别人漫天要价,自己就地还钱,合情合理。
于是有个老头儿也笑呵呵地说道:“陶兴发理亏,不过总归说本乡本土的,冤家宜解不宜结。你说个章程出来,是钞票还是说其它的补偿,陶兴发补不起的,我们陶家人凑一凑还是有的。”
“太公放心,我既不会狮子大开口,也不会不依不饶,反而要加强一下两边的关系……”
跟做过官的退休老头儿谈买卖,就是比陶兴发这种货色容易得多。
张大象于是当场提出要承包陶家庄的一些田,种什么养什么别管,反正我“十字坡”有销路。
“承包田啊,这个不算啥。你‘十字坡’大概要几亩?”
“先来个五十亩吧。”
“多少?!”
人老了脑子转得有点慢,陶家的一个老太公九十岁了,眼睛瞪圆了却仿佛回到了十九岁。
五十亩!
还先来!
意思是后面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