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才知母亲并未虚言 (第2/2页)
唐朝不允许妾转为妻,有礼法规矩维护,崔行之身边的莺莺燕燕再多,也无法真正撼动程玉娘的正妻地位。
也正因如此,腹中这个嫡出的孩子,才显得如此至关重要,是她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她绝不愿去抚养那些庶出的子女,让他们将来有机会觊觎本该属于她亲生孩子的一切!
程玉娘将安胎药一饮而尽,在心中冷笑一声:拖吧,只要拖到我生下孩子,坐稳了位置,眼下我受些闲言碎语、暗中刁难又如何?我的孩子,将来是崔家二房的嫡出,他的路,必须坦坦荡荡,绝不能有任何庶出的兄长挡在前面!
歇了片刻,程玉娘忽然想起程恬,侧首问道:“云袖,你觉得今日程恬如何?”
云袖想了想,谨慎地小声回答道:“三娘子瞧着还是那般沉静性子,遇事也不惊不扰的。不过奴婢觉着,她今日主动登门,又那般客气,像是有意与娘子亲近几分。娘子您想,三娘子低嫁,那王家清寒,她定然有许多不便之处。
“若是娘子您偶尔施些恩惠,她必定感激。将来万一府里……或是娘子您在外头有什么需要人手,又不便让府里知道的事,三娘子或许是个能托付一二的人选。”
程玉娘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云袖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程恬低嫁,处境艰难,自己稍微示好,给些财物或者用崔家的名头行些方便,应该就能收买。
程玉娘缓缓说道:“你说得是,她低嫁寒门,日子想必艰难,处处都需要仰仗娘家。我只要稍微施些恩惠,表露几分关切,不难将她收拢过来。
“她虽是个庶出,性子也闷,但脑子不笨,今日应对也得体。关键是,她是我程家的人,再怎么着,也总比这府里那些面和心不和、整日想着算计我的外人要靠得住些。”
程玉娘知道,程恬虽然不声不响,但从小就看得出是个心里有主意的,聪明,而且毕竟是自己的妹妹,血脉相连。
她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程恬需要一个在高门的倚仗,而她需要一个可靠的外援和“自己人”。
这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你日后多留意着些她那边的消息,若她再来,或是有什么难处,及时报我知道。”程玉娘吩咐道。
“是,奴婢明白。”丫鬟恭敬应下。
程玉娘有些累了,重新靠回软枕,心里盘算着,这深宅大院,步步惊心,她必须为自己和孩子多找几条路。
为了孩子,再多的委屈和算计,她都忍得。
这崔府娘子的位置,她既然来了,一定要坐得稳稳的。
程玉娘又想到生产之事,如今这府里府外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她的肚子,让她实在难以安心。
等肚子再大些,到了八九个月行动不便的时候,她就寻个由头,提前回长平侯府去住,这也符合规矩。
只有回到母亲身边,在那座她从小长大的侯府里,她才能真正安心待产,避开这崔府里无处不在的明枪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