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阅读 > 算盘:商业帝国 > 琉璃易碎

琉璃易碎

琉璃易碎 (第1/2页)

一九九八年深秋的北京,北风已然带着凛冽的哨音,卷过长安街两旁光秃秃的槐树枝桠。首届国际通信技术展览会的会场内却是一片与窗外寒意截然不同的火热。人声鼎沸,各种语言的交谈声、设备演示的嗡鸣声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新塑料、电路板焊锡和昂贵香水的混合气味。巨大的横幅上用中英文写着“连接未来”,背景板是深邃的星空和环绕地球的抽象信号波,充满了那个时代对技术乌托邦的质朴想象。
  
  颜旭裹着一件半旧的藏蓝色工装棉袄,挤在熙攘的人群中。作为邮电部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之一,他本该在部委的展台负责接待,却忍不住溜了出来,像个贪婪的学生,在各个外国厂商的展台前流连。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线条流畅、漆水锃亮的进口设备,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架陪伴他多年的紫檀木算盘,冰凉的算珠带来一丝奇异的镇定。
  
  然后,他看到了它“通天集团”的展台。那几乎是整个会场最宏伟、最耀眼的所在。巨大的环形结构,通体以银白和深蓝为主色调,灯光设计极具未来感,将中央那套庞大的GSM基站设备烘托得如同神祇。巨大的屏幕上,数字如瀑布般流淌,实时演示着信号覆盖、通话容量、数据传输速率……那些指标,对于刚刚摸到程控交换机门槛的国内通信业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颜旭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挤到展台的最前方。一位金发碧眼、穿着剪裁合体西装的外方工程师,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向一群显然是国内重要客户的人士讲解。他语速很快,手势自信而有力,偶尔蹦出的专业术语让旁边的翻译略显迟疑。
  
  “……我们的系统,单个基站支持的用户数量,是你们现有制式的数十倍。更重要的是,全球漫游。想象一下,拿着一个手机,从北京到纽约,信号无缝切换……”
  
  颜旭的心脏砰砰直跳。他懂英语,更能听懂那些技术参数背后代表的巨大鸿沟。那不是量的差距,是代差。他感到一种混合着震撼、羞愧和极度渴望的复杂情绪,喉咙有些发干。他下意识地往前又凑了凑,想看清设备接口的细节。
  
  “先生,请保持距离。”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是通天集团展台的一位中方工作人员,穿着笔挺的制服,眼神里带着一种程式化的警惕和不易察觉的优越感,挡在了他和设备之间。
  
  颜旭脸一热,正要解释自己是技术人员,只是想学习一下。这时,那位正在讲解的外方工程师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他暂停了讲解,目光落在颜旭那身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旧工装棉袄上,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没有对颜旭说话,而是转向旁边那位中方陪同的领导,用英语轻笑着说了句:
  
  “看来贵国对基础通信知识的普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种精密设备,可不是街头修收音机的摊子。”
  
  翻译显然没有完全照翻,但那种轻蔑的语气和神态,无需翻译也能准确传递。周围几个听懂的人发出几声压抑的低笑。那位中方领导脸上有些挂不住,尴尬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一股热血猛地冲上颜旭的头顶,耳根嗡嗡作响。羞辱感像烧红的针,刺穿了他因技术而兴奋的神经。他攥紧了口袋里的算盘,坚硬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他死死盯着那台在灯光下流溢着冷峻金属光泽的GSM设备,仿佛要把它每一个螺丝的纹路都刻进脑子里。
  
  他没有争吵,也没有辩解,只是深深地看了那个外方工程师一眼,仿佛要记住这张脸,记住这一刻的屈辱。然后,他猛地转身,拨开身后的人群,几乎是逃离了那个被光环笼罩的展台。
  
  会场外的冷风像一记耳光抽在脸上,让他瞬间清醒。他大口呼吸着凛冽的空气,胸腔里却像堵着一团火。那个外方工程师的话,连同那冰冷的眼神,在他脑海里反复回放。
  
  “自主研发……”他喃喃自语,这四个字在以往更多是报告里的词汇,此刻却带着血淋淋的现实重量,砸在他的心上。他明白,靠引进、靠代理,永远只能跟在别人身后,看人脸色,受人施舍。别人心情好时,给你一些过时的技术;心情不好,或者触及核心利益时,一个嘲讽的眼神,一句轻蔑的话语,就能把你打回原形。
  
  他掏出那架紫檀木算盘,在寒冷的空气中,手指颤抖着拨动了几下算珠。这一次,他计算的不是成本,不是利润,而是一个遥不可及、却又无比清晰的梦想——他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一流的通信系统。这个梦想,在此刻,带着冰冷的痛感和灼热的决心,如同琉璃的碎片,深深扎进了他的心底,既易碎,又锋利。他知道,这条路,注定遍布荆棘。
  
  逃离展会现场的喧嚣与屈辱,颜旭没有立刻返回单位。他需要一点时间,让翻涌的情绪平复,让滚烫的头脑冷却。他下意识地蹬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拐进了西城一条熟悉的胡同。寒风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碎纸屑,在斑驳的灰墙与光秃的槐树间打着旋。
  
  这里是后海边上的一片旧货市场,与不远处展览馆的现代气息格格不入。空气中弥漫着老北京胡同特有的味道——煤烟味、公厕的消毒水味,以及从某些院落里飘出的、若有若无的炖肉香气。摊主们揣着袖子,缩在棉大衣里,守着那些看似与飞速发展的时代脱节的玩意儿:缺了口的瓷碗、蒙尘的座钟、泛黄的字画、锈迹斑斑的无线电零件。
  
  颜旭推着车,漫无目的地在狭窄的过道里走着。技术参数、外方工程师傲慢的脸、领导尴尬的笑容……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交替闪现。一种无力感,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他空有满腹技术图纸和演算公式,却在现实的壁垒前碰得头破血流。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一个地摊角落里的物件吸引了。
  
  那是一架算盘。静静地躺在一堆旧书和破铜烂铁之间,紫檀木的框架,颜色深沉,包浆温润,透着一股历经岁月的沉稳。算珠是牛筋穿制的,磨损得有些光滑,却更显古朴。它的样式老派,不同于现在常见的、轻飘飘的塑料或竹子算盘,它看起来沉甸甸的,像一件旧时代的信物。
  
  摊主是个裹着厚厚棉袄、脸颊冻得通红的干瘦老头,正眯着眼打盹。颜旭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算盘拿在手里。入手果然沉重,木质冰凉坚硬的质感透过手套传来。他下意识地拨动了几下算珠,声音不是清脆的“噼啪”,而是略显沉闷、带着摩擦感的“咔嗒”声,仿佛承载了太多过往的计算。
  
  “老物件了,家里传下来的。”老头不知何时醒了,嗓音沙哑,带着浓重的京腔,“小伙子,懂行?”
  
  颜旭摇摇头,又点点头。他不是古董商,但他懂得这种质感,这种经由无数双手摩挲、承载过无数计算的分量。“看着……挺结实。”他低声说,手指抚过一道细微的裂纹,那裂纹像是岁月留下的疤痕。
  
  “结实?嘿,”老头嗤笑一声,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再结实,也算不过人心。小同志,我告诉你,这算盘珠子,上下拨拉,加减乘除,样样来得。可人心里的那本账,它算不明白。”
  
  老头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颜旭本就不平静的心湖。他怔住了,重复道:“算盘易打,人心难算?”
  
  “可不嘛!”老头裹了裹棉袄,望向胡同口那片被高楼切割的天空,眼神有些浑浊,又有些看透世事的淡然,“我在这儿摆摊几十年,见过拿它算小菜钱的,也见过拿它算身家性命的。算来算去,赔的赔,赚的赚,有几个真能算准的?人心贪了,算盘珠子就得往多了打;人心虚了,算盘珠子就得往少了拨。这玩意儿啊,就是个死物,听话。可让它听话的那颗心,活泛着呢,也难测着呢。”
  
  颜旭握着算盘,感觉它似乎更沉了。老头的话,无意中戳中了他此刻最深的迷茫。技术可以计算,参数可以优化,但商业场上的博弈、人心的向背、那些看不见的规则与壁垒,又如何用公式推导?通天集团的技术优势是明摆着的,可他们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那种基于实力和规则的话语权,才是更让人窒息的东西。这,是算盘能算出来的吗?
  
  “多少钱?”他问,声音有些干涩。老头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十。不还价。看你有眼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